17/08/2009

播放本新聞相關短片

還看今朝:檢測產業優勢成疑

消費者委員會和海關發現,市面上有六款平價面霜的水銀含量超標最多達一萬五千倍,長期使用超標面霜可致水銀中毒,影響神經系統和腎臟。奇怪的是,據說有些面霜產品於○七年已被海關檢出不安全,卻於兩年後的今日仍然於市面流行,當中是否有人執法不力呢?當局又是否要嚴懲相關人士呢?

另一奇怪現象是,為何差不多每次有產品出問題,都是由消委會首先發現出來?消委會固然是要保護消費者,但如此涉及重大健康安全問題的事故絕非單是消委會或海關的職責。相反,消委會應該徹查市面上諸如不法推廣、層壓式推銷、價格控制等等的市場不道德行為,質檢安全應交由質檢機構去辦才是。

香港認可處的「香港檢驗機構認可計劃」下有多個具政府認可的檢驗機構,檢驗範圍更包括醫療及健康護理產品。所以,香港對進口貨品理應是具有多重的檢驗屏障,當貨物由原產地運往香港時,有不同機構可查出哪些產品未符合安全資格,甚至可把不合格產品運回原產地,這是政府和檢驗機構的責任。

水銀含量超標的面霜,要到推出市面後良久才給人發現有問題,這是否說負責檢驗此產品的機構犯上嚴重過失?若是,政府應否吊銷他們的認可資格?事件非常恐怖,要不是消委會查出來,香港人真是死了也不知道發生甚麼事。消委會只是查不合理問題,安全規格檢查是政府和檢驗機構的責任。

說要發展「檢測認證」產業,看到這個境況,不禁令人懷疑政府的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