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重點
外號「吹水會」的經濟機遇委員會早前建議香港發展六項所謂的優勢產業,被外界批評為「炒冷飯」,遠水救不到近火,但曾蔭權卻如獲至寶,預告將六大產業作為今年施政報告的主題,呼籲各界聚焦討論。多個政黨炮轟六大產業「十畫未有一撇」,難以振興經濟及解決失業問題,又質疑曾蔭權想借硬銷六大產業,轉移市民對政府施政失誤及其他爭議性問題的視線,將施政報告變成一份「吹水報告」。
曾蔭權昨日在電台節目《香港家書》表示,將於明日開始就十月發表的施政報告進行諮詢,與政務司司長及財政司司長舉行逾三十場諮詢會。他指出,雖然近期多項經濟數據顯示,香港及外國經濟開始逐步回穩,本港股市及樓市亦穩步上揚,但全球經濟前景仍未完全明朗,香港仍須步步為營,全力拚經濟,未來一年的施政將以此為主軸。
無振興方案或紓困措施
不過,曾蔭權未有提出任何具體振興經濟方案或承諾推出更多紓困措施,只說香港要推動多元化發展,研究透過土地供應和提供誘因,推動經機會提出的教育、醫療、檢測及認證、創意科技、創意文化和環保等六大優勢產業。他希望在施政報告諮詢期間,社會各界可聚焦在如何推動知識型經濟和六大產業的主題上,又強調政府會認清形勢、開誠布公,積極與市民就經濟情況和發展策略溝通。
來自不同黨派立法會議員,都質疑曾蔭權對施政報告的定調。民主黨李永達批評六大產業純屬「吹水式口號」,遠水救不到近火,擔心今年嘅施政報告淪為「吹水報告」。
自由黨副主席方剛指出,香港經濟雖已初步回穩,但大部分小商戶和小市民仍未受惠,政府應先想辦法提供更多即時協助,例如幫助小商戶對抗領匯加租,而不是空談未知能否及何時成功的六大產業。
六大產業 搞得嚟蚊瞓
工聯會王國興亦說,香港的中年低技術低學歷人士和年輕人,仍面對極嚴重失業問題,六大產業難以幫到這兩類失業人士,令人覺得曾蔭權不了解民情。職工盟李卓人直斥六大產業「搞得嚟都蚊瞓」,不如政府自己停止外判、重新招聘合約制公務員來得實際。
公民黨余若薇則指出,曾蔭權不但未能解決最近的紀律部隊加薪問題,自己還講多錯多、火上加油,最近倉卒推出的校本驗毒計劃,又因為未經深思熟慮而遇上強烈反彈,政府應在施政報告認真檢討及交代這些施政失誤和爭議性問題,而不是借六大產業轉移市民視線。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 爆料熱線: | (852) 3600 3600 | 電 郵: | news@opg.com.hk | 網上爆料 |
傳 真: | (852) 3600 8800 | 手機網站: | m.on.cc | ||
SMS: | (852) 6500 6500 | MMS: | ireport@on.c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