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7/2009

播放本新聞相關短片

冷眼旁觀:書展的未來

書展其實是「書墟」,重視的是「人流」,追求的是人數節節上升。經過傳媒的推波助瀾,今年的參加人次突破九十萬,比去年多七萬。

從推廣角度看,這是了不起的數字;但參展商卻說,今屆「旺丁不旺財」,他們多請了兼職,而總收入只與去年相若。其中台灣參展商因被安排到較冷清的三號館,生意比去年少幾成。台灣書商抱怨沒生意,但數萬本寫真集卻賣光了,多個文學講座只吸引數萬市民,與九十萬的人流相比,只有百分之三的人選擇聽論壇,與作家對話。這就是香港書展的寫照。

究竟這九十萬人次到書展是為了甚麼?趁墟,買書,還是受到傳媒的「感召」去湊熱鬧,看g模?場面擁擠熱鬧,但賣書數字沒增加,文化氛圍更減弱,反映的是甚麼現象?

書展二十年,得到九十萬人次的「成績」,下一個目標是否希望衝破百萬大關,還是讓書展有更多「書」、知識和文學的元素?貿易發展局要好好思考。

也許,民政事務局和商務及經濟發展局都應從政策層次思考書展的未來。我相信書展應有多層次定位,從最基本的閱讀嘉年華(即今天的角色),至推廣香港文學和香港作為大中華文化和出版事業的平台,都可以發展。要回應這些不同定位,書展應由不同單位繼續發揚光大,「分拆」為不同活動。

書展要對症下藥。香港的年輕人不愛閱讀,視野井底之蛙,到書展一遊,未能讓他們開闊眼界,提升對世界和知識的好奇。書展來年再追逐量化的數字,毫無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