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重點
【本報訊】配合內地天然氣西氣東輸工程,中電擬於龍鼓灘填海興建兩個天然氣接收站,以及兩條接連龍鼓灘及深圳大鏟島的海底天然氣管道,昨日提交工程項目簡介,預料最快二○一一年動工。環保人士表示,由於工程接近中華白海豚生活的后海灣,希望日後環境評估時仔細留意對中華白海豚的影響。
中電指影響有限
中電旗下的青山發電有限公司遞交工程項目簡介表示,兩條海底管道各長約廿公里,當中約有五公里在香港海域內,直徑約三十至四十二吋,埋在海床下一至三米。兩個新建的天然氣接收站所需的填海範圍不超過四點五公頃。工程附近有數個生態群及設施,包括具特殊科學價值地點白泥、下白泥的馬蹄蟹哺育場、龍鼓灘海岸公園及中華白海豚的覓食場等,但認為出現的次數偏低,影響性有限。反而龍鼓灘外的雙殼貝數量,較文獻紀錄為高而需調查。
中電預期龍鼓灘發電廠明年後數年間,每年會使用約三十四億立方米天然氣,其後會增至逾四十億立方米。香港海豚保育學會會長洪家耀表示,暫時難以評估工程影響,但認為中華白海豚出沒的範圍與工程「只有一公里範圍以內,唔算遠」,希望仔細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