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06/2009

播放本新聞相關短片

中電擬建67台海上風力發電機

【本報訊】中電經過兩年環境影響評估後,昨宣布在清水灣以東附近海域興建最多六十七台,每台等同四十層高樓的風力發電機,預料可為八萬戶家庭供電,最快二○一五年落成,昨日起開始向公眾諮詢一個月。有學者指風力發電每度電成本,一般較傳統發電貴三成,「對電費多少都有壓力」,由於計劃最多可發電二百兆瓦,佔裝機容量不足半成,估計調整幅度或有限。

海上風力發電場敲定在清水灣以東約十公里,六十七台發電機將以吸力式沉箱地基設計安裝,透過地基重量插入海床,再以吸力穩固,好處是毋須打樁及挖泥,減低對海洋生態的污染,再透過廿五公里長的海底電纜,連接到將軍澳及西貢區電網。整個計劃預計每年可減排二氧化碳達三十萬噸。

「對電費多少都有壓力」

中電昨日公開環評報告,強調由於風力機採取特別設計,興建過程對廢物產生、水質、水底生態沒有大影響,但鋪設海底電纜過程,需要進行挖泥,易造成懸浮沉澱物及污染物,對將軍澳的少數珊瑚群落或有負面影響。另外,報告亦指發電場附近的海域偶爾亦有江豚經過,但使用率未算高。

浸大香港能源研究中心主任周全浩表示,據外國經驗,風力發電每度電成本,未計保養費差距,較傳統發電貴三成,「對電費多少都有壓力」。

香港海豚保育學會會長洪家耀則批評,報告江豚部分的評估草率,「報告話廿幾次調查,只有四次發現江豚,呢個機會率低過正常好多」,質疑未有專家跟進。現時本港約一百多條江豚,「算是應受保護動物」。

中電發言人回應指現階段難評估造價,預料一個月諮詢期後將交環諮會審議,最快二○一一至二○一二年進行風力測試,取得數據後再花兩至三年興建。

直擊人類豬流感最新疫情
詳情瀏覽on.cc《奪命流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