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眼旁觀:微調之後

家長歡迎「微調」中學教學語言的新措施,因為「微調」之後,就讀中中的部分初中學生可以用英文學習,用英文課本。但如同學不理解課文內容,老師依然要用中文授課又如何?「那也是好的」,家長這樣回答。「我們少時也是這樣受教育,英文課本,中文講課,可以多學幾個英文生字」。

另一位說,起碼學生不會對英文恐懼。在中文中學的環境,學生接觸英文太少,每天一節課,到高中階段,他們要面對巨大的轉變,很難適應。況且,中中學生能進大學的機會比英中學生低得多。原來家長的心願就是這麼簡單:不能對外語恐懼。

大家都希望香港的年輕人能說流利的兩文三語,因為語文的優勢就是競爭力。但「課時」只是量化的指標,要學好語文,要提升學習動機,可能與每天功能性的在不同學科接觸英語沒有必然的關係。因此,我的關注是「方法」。

怎樣的方法才能讓學生學好英文?我相信大前提不外是優秀的師資、學校在課堂內外提供全面的應用英語的環境,讓學生浸淫其中,以及家庭的全面配合。

「微調」之後,我們不能保證師資是否足夠,例如一向用中文教數理化的老師,要即時轉用英文教,已殊不簡單;況且,老師用不通順、發音不準的英語教學,也會適得其反。

「微調」之後,我們也未能確保學校和家庭如何作出配合,提升應用英語的環境。反而,我們先看到了「微調」帶出的負面訊息:中文學習繼續被標籤化,學生在六年級就被分類和分化,對英文的興趣不會大增,卻可能會忽略中文學習。

當然,這些後果只會慢慢顯現。但我明白為何政府推出「微調」,因為家長歡迎,因為家長堅信「識多一個字得一個字」。在當今知識社會,這要求是否太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