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重點
【本報訊】小朋友一同玩跳大繩、拋手巾等集體遊戲的情景,愈來愈難看見。一項調查顯示,近六成九受訪兒童沒有與鄰居進行群體遊戲,一成七兒童更沒有與父母進行親子遊戲,有七成三的兒童更曾「自己同自己玩」。有關注兒童組織表示,兒童每周應有兩至四小時與鄰居進行群體遊戲,以助兒童健康發展。
智樂兒童遊樂協會於○七年間訪問了五百三十八名育有三至十二歲兒童的家長,發現近六成九兒童平均每星期都沒有與鄰居進行群體遊戲,即使有進行此類活動的兒童,當中八成三每星期與鄰居玩耍的時間更少於兩小時,兒童年紀愈大與鄰居玩耍的時間便愈少。
建議增鄰居遊樂活動
至於兒童平均每星期玩耍的情況,有七成三的兒童會「自己同自己玩」,一成七兒童更沒有與父母進行親子遊戲,近五成六兒童會與家傭玩耍,他們平均每周花於看電視、玩電子遊戲的時間卻為十一點六小時。調查亦顯示,五成四父母不滿區內遊樂場的種類不足,三成九家長則不滿區內的遊樂場的數量不足。
智樂總幹事王見好表示,兒童每周應有兩至四小時與鄰居進行群體遊戲,以助兒童發展社交能力、增加心理及情緒調節能力。她建議,政府應增建更多及不同種類的遊樂設施,並多與地區組織舉辦地區性遊戲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