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重點
兒孫滿堂的七旬老婦,上月接受心導管檢查時突然吐血及心臟停頓,命喪檢查枱上。事前,醫生曾向老婦家人指檢查「極之安全」,毋須家人陪同,最終老婦未有留下片言便與家人陰陽相隔。家人質疑事件涉及人為疏忽,惟至今院方仍未告知老婦的解剖結果,就連見主診醫生了解死因的機會也沒有。醫管局承認,心導管檢查的死亡率甚低,只有約千分之一,由於死因仍未能確定,稍後會將個案轉交死因庭處理。
「我到依家都接受唔到,究竟係咪有人為疏忽?媽媽真係死得不明不白!」雖然事隔逾月,但家人對於廖婆婆在檢查中離世,仍大惑不解。七十歲的廖婆婆,生前患有心臟病和糖尿病,須服用抗凝血藥,醫生曾建議她接受換心瓣手術。今年三月底,廖婆婆因呼吸困難送往威爾斯親王醫院治療,當時醫生指,新的人工心瓣可以永久使用,廖婆婆免夜長夢多,遂下決心「博一博」。
事前被告知「極安全」
惜廖婆婆未等到做手術,就在檢查時突然死亡。廖婆婆的女兒嘆道,母親住院期間精神轉好,並安排於上月七日早上接受心導管檢查,醫生事前解釋這是「極之安全」的檢查,故毋須家人陪同。兩小時後,家人突然收到醫院通知,指廖婆婆檢查時突然吐血死亡,「醫生話做左心室檢查時都無事,檢查右心室時就突然間吐血,幾秒鐘就去咗。」
「心導管檢查出現嚴重併發症的機會率,少於百分之零點五,死亡率更加低,九十歲病人做都無事,所以廖婆婆嘅情況好罕見。」心臟科專科醫生梁達智指出,公立醫院每年進行四、五百宗換心瓣手術,而手術前需要進行心導管檢查。這檢查是以一條極幼的塑膠軟導管,插入大腿動脈,通過血管進入心腔,期間醫生會注入顯影劑,從而觀察心臟內腔、瓣膜或血管有否阻塞。
威院發言人表示,廖婆婆患有長期風濕性心臟病、感染性心膜炎,及有反覆併發急性肺水腫的紀錄。當日醫生為她做心導管檢查時,其維生指數正常,但期間出現咯血及心臟停頓,醫生已即時停止檢查,進行急救,惜最終搶救無效。院方稱,由於死因仍未能確定,依照法例,個案需要呈報死因裁判庭。醫管局則表示,心導管檢查的嚴重風險或併發症並不常見,大約低於百分之二,當中包括心臟病發、心壁破穿、對顯影劑劇烈過敏等,而死亡率則約千分之一。
記者陳詠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