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眼旁觀:通識只許成功

大部分家長對陌生的通識科沒信心;大部分市民認為「通識」即是甚麼都認識一點;大部分老師認為只要有自由和發揮空間,通識不難教,但通識卻很難考,因為批卷員數百位,其判斷一定有主觀成分,就像早前電視台請名人做通識試卷,就出現有人給他高分、有人判他不合格的情況。

九月推行的三三四新高中學制的「創新」,就是通識這一科。近來教育局開始鋪天蓋地為新高中宣傳,連巴士車身也有廣告,但宣傳觸不着重點:通識科。有調查說,中產家長多誤解新高中和不信任通識科,更有相當的家長表示,會考慮把子女送到國際學校或送到海外讀書。

我認為,通識科只許成功不許失敗。通識科的教學材料俯拾即是,但我擔心通識變成「一科」以及需要面對公開考試後,會逐步的標準化、平庸化,學校面對通識科也會一體化。大家用同一教科書,不會跳出框框,老師會按指定方法操練學生唸資料、掌握答題目的技巧。

通識的英文是「Liberal Studies」,意思是「自由思想的研習和技巧」。哈佛大學也要求學生修讀通識課程,美國著名的博雅大學均以通識作為核心教育,但他們對「通識」的理解很闊,並非一科,香港反而是畫地為牢。通識的特徵是跨科學習,是知識的橫向聯繫和融會貫通,通識的英文既是「自由」,也帶着自由和公開的換取知識,甚至衝擊現有思維和意念的意思。

新高中還未落實時,教育界曾激烈辯論,通識應否有公開考試?若要,是兩小時「鬥快寫」的筆試,還是像國際高中文憑(IB)般,要求學生花一個學期作專題研習,提交數千字的報告?我當然較欣賞後者,但教育當局最後採取「平衡」、不得失任何人之路,則為通識的發展帶來標準化的局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