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點江山:遲走不如早走

香港特區政府近日宣布,執掌金融管理局達十六年之久的任志剛總裁將於今年十月一日離任。港府趁目前金融海嘯有所緩和的時機公布上述決定,將對市場人心的影響減到最低。

任志剛由一九九三年任職至今,橫跨回歸前後,曾與五位財政司和財政司司長共事,是當今世界任職最長的央行行長,也是最高薪的央行行長。其任內最大的舉動,莫過於九八年亞洲金融風暴中與曾蔭權、許仕仁組成「鐵三角」決定入市,抗擊金融大鱷,那一役可謂驚濤駭浪、險象環生,至今仍留下不少值得討論或爭議的話題。

天下沒有不散的筵席,任志剛在金管局總裁位置上一呆就是十六年,時間也夠長的了,遲早都要下台。從另外的角度考量,遲走還不如早走,任志剛離任,也許是「因禍得福」。

首先,從國家層面來說,內地金融制度與國際接軌、兩萬億美元外匯儲備的管理、上海國際金融中心的建設,以及人民幣自由兌換等重大課題,憑着在貨幣及金融市場的豐富經驗和專業知識,任志剛大可在中央財金管理層發揮所長。有報道指,任總將受聘為中國人民銀行顧問,成事毫不意外。

更為重要的是,二○一二年香港面臨特首換屆,大海航行靠舵手,香港是國際金融中心,如何在中國改革開放大局中發揮香港獨特作用,並與上海在金融領域相互促進、共同提高等領域,在在需要有過人的真知灼見。尤其是,政治家對社會整體利益、長遠利益和核心利益要敢於承擔,要有魄力,任志剛在官場和金融界打滾了這麼長的時間,憑着他的經驗和人脈,說不定可能是競選特首的一匹黑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