獄中已戒癮 仍需輔導治療

【本報訊】衞詩在法庭上披露自己的吸毒「履歷」,有本港精神科醫生及戒毒機構指出,由衞詩赴日旅遊也要鋌而走險運毒入境,加上她供認一年吸毒逾百次,反映她毒癮較深,而她所攜海洛英數量,估計可供她吸食一周。專家指,她在日本被囚兩月,生理上已成功脫癮,但戒毒一年內仍有機會心癮再起而濫毒,故她返港後應尋求輔導,社會亦應予她一個改過機會。

本港去年呈報曾吸食海洛英的青少年僅六十二人,本身為精神科專科醫生的禁毒常務委員會成員張建良指出,青年吸食海洛英未成趨勢,但部分年輕人因有家人吸食海洛英,又或本身濫毒年齡較長,為追求刺激會嘗試吸海洛英,結果染上毒癮。

張建良指,海洛英為鎮痛麻醉劑,可紓減心理或生理痛楚,惟一旦成癮,不吸食就會典癮,令痛楚感覺誇大,猶如被小刀撩骨,出現發冷發熱和流鼻水等徵狀。但其實不吸食一、兩周已可戒毒,故相信衞詩在囚期間已成功脫癮。

戒毒一年仍會「翻潮」

不過他亦指,曾有個案於戒毒一年後仍會「翻潮」,即看到吸毒工具或聽到錫紙聲,也會惹起心癮而再吸毒,故她返港應接受輔導治療。他指吸毒者其實是用錯方法解決問題,故社會應予以改過的機會。

基督教正生會行政總裁林希聖稱,近年濫毒青少年喜「雞尾酒式」濫毒,即同時吸食多種毒品,以尋求刺激,青少年一旦對毒品持開放態度,即使明知海洛英易上癮也會試食,結果愈試愈多而上癮,濫毒青少年戒毒之餘也應治本,接受心理及行為輔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