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識題評論「女生穿舌環」

【本報訊】新高中學制今年九月正式推行,通識教育將成必修科目,該科的模擬試題、評核大綱及評卷指引昨日出版,題目涉獵廣泛,包括「女生穿舌環」、「內地與香港關係」、「能源發展」等議題,有通識科教師形容題目要求並不清晰,學生只靠「吹水」隨時被評級「肥佬」,有學生更言「見到條題目都驚驚哋」,會每日閱報及上網搜集資料裝備自己。

考試模式首曝光

現時的中三學生將於二○一二年應考首屆中學文憑考試,香港考試及評核局昨出版通識、綜合科學、數學(必修部分)、經濟等學科的水平參照成績匯報資料套,當中首次在公開試被列作必修科的通識教育,其考試模式及評卷準則備受學界關注。

根據通識科模擬試卷,試題由最初構思時多為每條廿分的長題目,改為較多六至十分的中長度題目,大部分題目要求學生先閱讀剪報或漫畫再作出評論,如應否立法規管穿舌環、在回歸後港人對身份認同有何改變、社會經濟地位是否導致家庭暴力發生的主要原因等。

閱卷員會按答案的準確度及清晰度,將成績評級水平參照第一至五級(見表),以第五級為最好成績。

要掌握豐富知識

資深通識科教師梁潔妍看過題目後指出,部分題目指示欠清晰,「唔係睇住個評卷參考,都唔知考評局想學生畀啲咩答案」,如有題目要求學生解釋港人對自身身份認同的轉變,是否與一國兩制的精神相符,原來評卷時要學生清楚解釋一國兩制及其重要性,再指出制度的爭議,並分析不同港人對身份認同的不同詮釋,要求極高。

沙田崇真中學中三學生周皓天稱,題目要求「答好多嘢」,擔心不夠時間作答,另一學生龔詠恩則指題目提供的資料「好少」,又着重分析及答題技巧,學生需掌握豐富知識才能答得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