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之行:安內攘外不卑不亢

美國獨大時代已經終結,殆無疑問,中國迅速崛起也是不爭的事實。國際政治風雲變幻,冒起中的國家無可避免會受到傳統上佔優的「西方列強」嫉妒與打壓,沒有足夠的政經與軍事實力,容易成為槍打出頭鳥下的犧牲品,所以中國要有自知之明,要做到有所為,也有所不為。

金融海嘯為西方列強包括美國與歐盟帶來極大危機。據各方專家的估計,從現在起計,經濟衰退至少歷時十八個月,即年半以上的時間,才有望看到復甦的氣象。西方的危,肯定是中國的機,但如何把握機遇,在和平崛起之中做到不卑不亢以應對來自西方的挑戰,絕非容易拿捏分寸的事。

未來十八個月,首先要做好的應是自家國門內的事,擴大內需,促進市場繁榮,提升農民的生活質素最重要。雖然第一季的經濟數據仍未公布,種種迹象顯示,經濟下滑的幅度會是非常之大,三月份的跌幅如能放緩,就有望在第二季度之內回升。中央近期派出二十四個檢查組分赴各地調查,第一時間掌握前線實況,心中有數,就能及時通過政策與財政的投入,進一步拉動內需,達到「保八」的目標。

與國基會(IMF)的關係調整,則是對外關係的焦點所在。中國在倫敦峰會上同意向國基會注入巨額美元,以協助國際社會拯救財政陷入困境的發展中國家,尤其是瀕臨破產的東歐諸國。權與責應該平衡,中國付鈔幫國基會埋單找數,應該爭取更大的話事權。不過,這是一個艱辛漫長的過程,考驗國家的外交談判能力,這不僅僅是一個政經實力的問題。國基會老樹盤根,當然理事會的改組牽一髮動全身,將有一番龍爭虎鬥。

在擴大內需及在國際組織中爭取話語權與話事權的同時,人民幣加速國際化的步伐亦具有重大戰略意義。中國從冒起的興旺市場躍進成為地區性貿易結算貨幣,是強勢跨越的一步,中國作為全球一大貿易體系,每年貿易總額約在一萬二千億美元之上,只要有四分之一進出口以人民幣結算,就相當於三千億美元的人民幣交易,距離國際化只有一步之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