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眼旁觀:萬元教科書

香港教育對教科書的依賴已成病態。在其他教育制度,教科書只是教學的一部分,國際學校更不用家長買書,由學校代購,同一本書可循環再用數年。國際學校重視自學精神和專題研習,學生花時間看書和上網搜集資料,撰寫分析文章,在課堂作簡報;香港學校也在學這一套,但不同的是,老師仍不願放棄教科書。

在新高中學制的藉口下,有書商大條道理的增加英文科教科書的篇幅,由四百多頁變成一千七百頁,理由是選修的單元多了。但把選修單元不必要的綑綁一起,是傷害環境,苦了學生(當然是益了書商)。假設全港有大概七萬位中四學生吧,若每人都買這本一千七百頁的英文書,總共就是一億二千萬頁,你說需要砍伐多少樹木?

負責課程發展的教育局首席助理秘書長張國華直指教科書售價有下調空間,並說選用的粉紙太浪費,推銷手法更應「慳得就慳」。有指今年新中四可能要花三、四千元才買齊書,以此推算,讀三年高中、三科理科的學生最貴需付近萬元買書。在經濟衰退、不少家庭要面對減薪失業的今天,孩子要花萬元買書讀高中,實在是天大的諷刺,是必須糾正的病態。

我認為教育局可以用種種方法控制教科書的編製(例如阻止送光碟),學校也可趁新學制思考多元的教學方法,自製教材,鼓勵自學。但教育局只能表態勸喻,而學校呢?就照舊無動於衷的選書,不考慮家長的負擔。

相信許多家庭為了買教科書,連暑假娛樂也要減少。然而,教科書縱使印刷精美,能承載的知識很少,世界每天在變,教科書的資料很快不管用。

要改變,請家長團結抗議吧!電子書包不是答案,學校答應盡可能不用昂貴教科書,老師願意改變教學方法,才是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