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大學聯招辦法」(JUPAS)公布結果的日子,成功升讀本地大學的學生,既要處理繳交留位費和學位註冊等手續,亦要為即將開始的大學生涯做足準備。除了各種學術上的知識,大學的上課模式亦要求學生有獨立思考和自主學習等能力,與中學截然不同。有輔導人員解釋,其實只要認清目標,做好相關的心理準備,就能夠盡早適應大學生活,一展所長。
香港聖公會福利協會有限公司職志輔導計劃單位主任鄺浩權(Eric)表示,大學生活充滿各式各樣的挑戰,而當中對獨立自主的要求,就最令同學難以適應,他說:「中學時期,大部分學生都希望升讀大學,目標相當清晰,老師和家長亦會從旁協助。但到了大學,學生已是法定成年人,院校亦會要求他們能夠自主學習和獨立處事。」
Eric解釋,在這個轉變下,學生大致上可以分成兩類,第一類會在開學初期感到迷惘和壓力,無法投入大學生活;第二類則會享受這種「無王管」、自由自在的學習模式,不會有不適應的情況,但當他們升上Year 3,就會開始擔心因為學分不足而無法畢業,甚至害怕學到的知識對日後工作沒有幫助,因此同學最好盡早訂下目標,令自己不會因為方向未明而感到迷失。
學業、課外活動、海外交流、實習、兼職、宿舍事務……大學生活多姿多采,但由於時間和資源有限,因此同學亦要制訂合適的時間表,以善用時間,並學懂自律,Eric說:「與以考試來決定成績的中學不同,大學課程較重視個人啟發,着重學術層面的課題,除了要撰寫論文,亦要做不同類型的專題研習,而教授也不會提醒同學讀書和交功課,甚至不會表明考試範圍,因此同學較難透過操練Past Paper和報讀精讀班來改善成績,必須做好自主學習的準備。」
另外,或許有同學會在開學後才發現自己選錯科,繼而有轉系或退學的打算,對此Eric坦言難度頗高,他說:「一般而言,只有在本身學系取得頂尖成績,才有機會轉讀其他學科,因此同學可以先了解轉科的條件,衡量成功的可能性,才作出相關部署。其實,想在本地升學的同學,可以先完成原本的學位,之後才報讀心儀的碩士課程。」
一直以來,大學都是社會的縮影,人際關係亦比中學複雜,加上不少功課都會以小組形式進行,需要與多位同學合力搜集相關資料,經過討論後再分配工作,十分講求團隊的合作性,過程並不簡單,Eric表示:「每個人的性格和工作態度都不同,討論過程難免會有摩擦,甚至會有不願意付出的Free Rider組員,因此同學必須要做好心理準備,慢慢摸索與組員溝通的技巧。除此之外,處理課外活動事務、入住宿舍和職場體驗亦一樣,需要與形形色色的人相處和合作,同學有需要不妨請教相熟的師兄師姐。事實上,日後工作上亦有機會遇上不同類型的人,因此同學大可以當作吸取經驗,藉此學習與不同人溝通的方法。」Eric認為,面對未知的生活,感到迷惘也屬正常,但只要確立人生方向和目標,就可以大大減低不安的感覺,同學毋須為此過於擔心。
撰文:吳俊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