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食壞肚皮節日消滯良方

俗語有云︰食得是福!然而,暴飲暴食,不加節制,食量超出胃部的負荷量,繼而產生腹痛難耐之感,絕非好事,尤其是中秋佳節將至,少不免要出席飯局聚會,一不留神食多了月餅,隨時飽到嘔!為免吃壞肚皮,除了要注意食量,不妨參考中醫師提供的消滯方案。

小朋友脾胃較弱

據大醫堂中醫診所王鈺興醫師指出,食滯又稱「食積」,意指飲食過量積滯於腸胃,產生一系列胃腸道不適徵狀,如腹部脹悶、脹痛、打嗝氣且有酸臭味、食欲不振、頻頻放屁等,嚴重時會有惡心感,甚至可導致嘔吐、大便不暢伴惡臭氣味或便秘。不過,即使食量不多,胃部虛弱者都會有食滯、難以消化的情況出現,特別是小朋友的臟腑較嫩,脾胃功能發育未完善,容易因為飲食不慎而出現食滯徵狀。此外,濕重人士多因脾虛所致,水濕不能及時運化排走,如進食過量,更易引起積滯;寒性體質人士因新陳代謝比較慢,消化力較弱,同樣容易有食滯情況。

飯後勿即時喝茶

不少人都知道飲茶有助消滯,但並非所有茶類都適用。據現代醫學研究顯示,普洱茶有良好的降脂、減肥、降壓等功效,適量地飲用,能幫助消滯,但切忌空腹及飯後立即飲茶。「空腹飲茶會增加胃酸分泌,容易令人產生饑餓感。另一方面,茶葉中含有鞣酸,當遇到蛋白質會凝固成顆粒,影響消化吸收,所以飯後不宜立即飲茶。其實飲茶的時間最好在飯後1小時至下一餐的1小時前,喝的茶亦以淡為好,正常人以每天4至5杯為宜,過量則有機會引起過度興奮、心跳加快、失眠、尿頻等不良反應。」值得一提,在飯後1至2小時進食生果,像沙田柚、菠蘿等,也可改善食滯徵狀。

7、8成飽最合適

說到中秋節的應節食品——月餅,屬於甜食,特別是以蛋黃、蓮蓉為餡料的傳統款式,糖分及油分偏高,較易令人食滯。冰皮月餅方面,朱古力或奶類餡料的糖分也不容忽視,加上是生冷之物,不利於寒性及濕性體質人士。王醫師建議大家吃月餅時,只宜淺嘗,並可搭配普洱茶或消滯的水果,以減輕飽滯感。「其實飲食之道在於適可而止,切勿過飢或過飽。通常大腦會在你進食20分鐘左右,才會令飢餓感消失。因此,在你出現飽肚感之前,就應該停止進食了,而每餐以7至8成飽為最佳。」

與此同時,盡量減慢進食速度,可避免進食過量。

消滯食療推介

山楂消滯湯

材料:山楂3錢、炒麥芽5錢、炒穀芽5錢、陳皮1角、生薑3片

做法:加入5碗水,以大火煲煮,水沸後轉文火煲1小時。

功效:消食化滯、理氣除脹

對象:適合因飲食油膩、肉食或麵食積滯者。胃酸過多者及孕婦不宜飲用。

蘿蔔消食湯

材料:白蘿蔔1~2條(去皮、切塊)、萊菔子3錢、枳殼3錢、陳皮1角、乾鴨腎1~2個

做法:加入6碗水,以大火煲滾後轉文火煲1小時。

功效:消積除脹、降氣化痰

對象:適合一般食滯人士飲用。

陳皮砂仁粥

材料:陳皮1角、砂仁2錢、薏米1両

做法:砂仁搗碎備用,陳皮浸軟後切絲,之後加入薏米及白米煲成粥,最後加入砂仁碎,再煮15分鐘。

功效:健脾理氣、祛濕消脹、和胃止嘔

對象:適合食少易飽、胃脹惡心、舌苔白厚及便溏者。

黨參益氣化滯湯

材料:黨參3錢、佛手3錢、陳皮2錢、枳殼3錢、瘦肉4両

做法:加入6碗水,大火煮沸後,轉文火再煮2小時。

功效:健脾、理氣、化滯

對象:適合脾胃虛弱的食滯者,以及平日食量少、面色黃、神疲乏力及便溏者。

萊菔決明茶

材料:萊菔子3錢、決明子3錢、甘草1錢

做法:以白鑊把萊菔子炒至爆開,連同決明子及甘草放入茶壺內,倒入滾水焗2至3分鐘,即可飲用,可反覆沖2至3遍。

功效:理氣消食、潤腸通便

對象:適合食滯而口苦、大便秘結者。平日易頭暈、易腹瀉的人士不宜飲用。

薑蘇茶

材料:生薑5~8片、蘇葉2錢、陳皮1角

做法:加入3碗水煲半小時。

功效:溫中散寒、理氣和胃

對象:適用於過食生冷甜食引起的食欲不振、胃中冷痛等不適情況。

註:以上食療為1人分量,只供參考,服用前須留意個人體質,宜先諮詢註冊中醫師。

飯後3不宜!

1.不宜久坐︰以免囤積脂肪,要是影響血液循環,更可能誘發心血管疾病。

2.不宜躺下或睡覺︰可引致胃食管反流,而睡眠則會導致胃腸道蠕動減慢,消化液分泌減少,引起消化不良問題。

3.不宜立即散步︰因此時血液循環集中在胃腸,運動會令更多血液流到關節肌肉處,影響消化。最好於飯後30分鐘至1小時才散步,以幫助消耗熱量。

撰文︰馬珮嵐

攝影︰盧展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