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的經濟環境發展迅速,借貸愈來愈容易,加上消費主義吹捧,青少年要妥善理財其實並不容易。S-QUBE青年理財教育計劃最近便與美國Center for Financial Social Work合作,新舉辦獲National Association of Social Workers(NASW)認可的理財社會工作證書課程,為現職的社工提供實際知識及培育,希望能藉此幫助青少年建立正確的理財觀念。
不少青少年欠缺人生方向及目標,面對社會上不同的財務及物質誘惑,很多時也未必慬得分析,而在早期的社會工作中,社工較少與求助者深入討論其個人理財習慣這類敏感議題,但社會上有關債務、儲蓄、消費等問題愈來愈多。再者,青年人缺乏明確與理財有關的界線,如藉請吃飯、送禮來建立友誼,或是花費太大去追求異性等。針對這個現象,由「滙豐150週年慈善計劃」資助的S-QUBE青年理財教育計劃,希望以輕鬆有趣的活動方式培育一班理財社工,深入淺出地學習理財知識及技巧,教導年輕人學懂理財,建立健康而又積極的理財選擇,更邀請「理財社會工作」創辦人Reeta Wolfsohn遠道從美國來港教授。
Reeta在課程中不僅教授理財技巧和知識,還會增加社工在接觸受助者時對其理財問題的敏感度,並協助受助者產生行為改變及帶來長遠改變的介入手法。她表示青少年的理財行為是直接反映個人的思想、感受和態度,而理財態度許多時是從小形成。當社工面對因財務問題而尋求協助的服務對象,應協助他們檢視個人與金錢的關係,例如是悲觀還是樂觀,是被動還是主動。針對青少年服務,除了協助他們減少或解決債務問題,重點是更要建立受助者對健康理財習慣的認識,讓他們能改變一貫不當的理財壞習慣,使他們從改善理財開始提升整體生活,達致身心及財務健康。社工需要引導受助者反思其消費形態及習慣,再作適當的介入和推動他們尋找合適自己的改善方法,但如何能持之以恒亦是關鍵。Reeta更強調協助服務對象同時建立支援系統,藉小組的互助模式強化果效,這樣才能事半功倍。
正修讀課程的香港家庭福利會藝進同學會賽馬會將軍澳青年坊經理(青少年服務)楊綺文(Florence)表示,近年中心的求助者不少是中學生至25歲的年輕人,他們大多是沒有正確的理財概念及價值觀,例如有餘錢也不還清信用卡簽帳,又或對未來欠缺目標,以致出現財務問題。Florence稱:「透過課程,我學懂怎樣幫助有金錢困難的求助者,例如先了解他們花錢的習慣性,再查找他們財困的原因,並向他們灌輸正確的理財觀念,如教導中學生善用八達通,以及為他們建立長遠目標,善用金錢。我最欣賞課程中,導師的教學方法很有系統、具策劃性,會按步驟先與求助者傾談、了解他們對金錢的看法等,而不是單向地灌輸理財方向給他們。」
另一修讀課程的香港家庭福利會理財教育中心註冊社工林燦榮(Dale)認為,課程本身除了理論課外,還有機會與同是社工的同業討論,「例如將求助者的個案作共同分享分析,可以彼此反思自己是否對求助者存有偏見,舉例以前或會認定求助者是欠缺正確理財知識才會出現財困,但現在會先了解求助者的背景,因為許多時求助者是受原生家庭影響,如父母本身花錢沒節制,子女相對地亦會沒有動力儲錢,又或家庭關係不好,以致求助者會利用金錢來提升自信。」Dale又很欣賞課程教授學生要注重早期理財教育的重要性,令理財意識較弱的年輕人及早作出預防財困的措施。
課程名稱:理財社會工作證書課程
舉辦機構:香港家庭福利會理財教育中心
對象:註冊社工
開課日期:預計2018年
課程為時: 3整日+3個On-going Support Group
費用:待定
查詢網址:www.fechk.org
撰文:司徒德琳
相片:由被訪機構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