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潮店退休一代傳奇結束

有去過法國的朋友,相信都聽過或逛過colette。這間位處於巴黎市中心的時裝名所,自1997年起一直與時裝之都風雨同路,也將「時裝店」這個單位昇華到一個前所未有的至高境界。到今天,雖有不少時裝店自稱為Concept Shop,但colette可說是第一家玩概念的時裝店。正如其店長Guillaume Salmon所言:「Everything you like, I liked 5 years ago!」可見colette一直都走得很前。不過,上星期主理人Sarah Andelman突然宣布:店舖將於今年12月20日結業,原舖位將由Saint Laurent接手。一代傳奇變為集體回憶,教人不勝唏噓!

母女攜手 劃時代觸覺

1997年,生意人Colette Rousseaux聯同當時在《Purple Magazine》實習的女兒Sarah Andelman,於人流較少的Rue Saint-Honoré開設時裝店colette。店舖最初只是賣adidas、Nike、New Balance等Streetwear,繼而是A Bathing Ape、Supreme、COMME des GARÇONS、Hussein Chalayan及Dior Homme等大牌貨品。聽到此,大家可能會「踢館」地問這樣有何出奇?現在全球各地稍有名氣的時裝店不就是引入這些品牌嗎?但真相是如果當初沒有colette,時裝店的概念與格局也未必如此。

在廿多年前,Street Fashion與High Fashion兩派可謂老死不相往來,你有你在巴黎行時裝周,我有我於紐約踩板塗鴉,無論顧客或業內人士都彷彿是兩幫人,更遑論將它們共融在同一間店內。然而這兩母女卻有着非凡眼光,不但親手引入各門各派的時裝,更將各類生活家品、書籍、音樂、電子產品及食品帶到店中。這些看似跟時裝無關的東西,經她們包裝推銷後卻Fashion得很,也讓大家認識到時裝原來不止衫褲鞋襪,生活中平常不過的物品,也可以是時尚的一部分。這些如今看似理所當然的概念,正是colette當初一點一滴灌輸給大家的。

宏觀視野 引入時裝精選

雖然不少人批評colette近年引入的服裝風格稍微商業化,但無可否認其時尚觸覺和見解仍是十分獨到。基本上,店內的單品一律由Sarah及團隊成員親自挑選,有時Sarah從某個品牌過百件服飾的Collection中,可能只看中數件作品(無論大牌或新牌也是如此)。所以在店內,每個品牌都甚少有專屬的Corner或一整排的專屬貨架。往往是衣架上掛着幾件Junya Watanabe和Julien David的服飾,後排卻出現Alexander Wang或Alaïa的作品;短短一排衣架上,已匯聚歐、美、亞洲甚至非洲的出色時裝,這些無分國界、新舊、高低的宏觀眼界,正是colette的引人入勝之處。

忠於自我 終須一別

這份桀驁不馴引領colette邁向成功,但這份自我個性也同樣令它踏上結束之路!要知道由創立至今,colette的一切大小事務均由Colette Rousseaux與Sarah Andelman一手一腳包辦。而Sarah亦曾經明言colette絕不會假手於人,那怕生意再好,亦不會於任何地方開設分店。因此隨着Colette本人年紀漸老,colette店也終於要在今年年尾「退休」。是定律使然,也單純是這間傳奇名所結束的理由,甚麼經營不善而蝕本或恐襲陰霾使其結業,想來都是無稽之談呢!

colette之後誰與爭鋒?

究竟colette結束後,那一家時裝店將會成為巴黎業界龍頭?這話題近日在網上引起激烈討論,LECLAIREUR毫無疑問是大熱之選,Merci也有一定的叫座力;不過很多花生友就大膽推測Dover Street Market才是真命天子,因為過往一直有傳DSM想在巴黎「插旗」,不過礙於colette在花都地位太超然,如意算盤一直打不響,於是將開舖計劃擱置。現在colette宣布年底結束,DSM的野心又會否死灰復燃?就有待時間見證吧!colette之後誰與爭鋒?

撰文:張榮熹 

網址:www.colette.f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