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熱潤燥防痱滋

不少人對於生痱滋已習以為常,尤其是貪吃辛辣熱氣食物的人士,口腔容易長出黃白色的痱滋,雖然一般痱滋會在十數天內不藥而愈,但它會產生令人難受的痛楚,甚至出現有口難言、食欲不振的情況。據中醫師指出,若想紓緩不適,除了可用鹽水漱口,亦可飲用滋潤清熱的茶、湯,甚至可利用穴位按摩來達到清熱效果。

熱氣積聚 引致口瘡

天氣漸趨炎熱,特別容易積聚熱氣,引致生痱滋問題。痱滋又稱口瘡,常見於口腔黏膜、舌頭、牙肉等位置。據註冊中醫師楊明霞解釋,痱滋有實火、虛火之分—前者是因進食太多濃味、辛辣、肥膩煎炸食物所致,這類人平時會比較暴躁,小便的顏色偏黃,容易長出呈鮮紅色的痱滋;後者是因為經常捱夜,或身體狀況欠佳、免疫力比較低所致,徵狀包括手心腳心發熱、面部有泛紅現象、容易口乾等等。

兩款焗茶 對症下藥

分清自己屬於實火或虛火後,即可對症下藥。楊醫師說:「菊花可以清肝火,金銀花可以去肝熱,茉莉花則可以疏肝鬱,三者焗成茶飲則可清實火。百合有助清肺熱,麥冬能夠消熱毒、解心火,配合茯神使用,可發揮安神作用,適合虛火人士飲用。」另外,以西洋菜、白菜和菜乾煲湯,同樣能夠降虛火、清熱氣。適逢初夏,多款瓜類食材當造,想要預防痱滋,不妨多吃節瓜、老黃瓜、合掌瓜等等。

按摩穴位 有助清熱

除了食療外,按摩手肘的曲池穴、手背的合谷穴,以及前臂背側的外關穴,對改善痱滋問題均有幫助,前者可發揮清熱解表、疏經通絡的作用,後兩者則可治療發熱、熱病等,每個穴位只須垂直按壓3秒,手法由輕至重便可。其實痱滋一般都可以自然康復,若然真的痛苦難耐,可用鹽水漱口,因鹽水帶有消毒殺菌的作用,對於紓緩痱滋的痛楚有一定幫助,但切忌混入過多鹽分,一杯水加一茶匙鹽已經足夠。

簡單焗茶

清虛火焗茶

材料:百合 3錢、麥冬 3錢、茯神 5錢

製法:以沸水焗30分鐘。

功效:滋陰清熱、健脾安神

清實火焗茶

材料:杭菊 3錢、茉莉花 3錢、金銀花 5錢

製法:以80度熱水焗15分鐘。

功效:清熱解毒、疏肝安神

湯水推介

清熱潤燥湯

材料:烏雞 1隻、天冬 6錢、玉竹 6錢、淮山 5錢、合歡花 5錢、無花果 3粒

製法:藥材洗淨後放入烏雞,加入1公升水,煲3小時。

功效:滋陰潤燥,清熱安神,適合陰虛火旺人士(徵狀包括手心發熱、兩顴潮紅、容易口乾)

消暑祛濕湯

材料:豬肉 1斤、杏仁 4錢、生薏仁 5錢、浙貝 5錢、白茅根 4錢、乾螺頭 1個

製法:藥材洗淨後放入豬肉,加入1公升水,煲3小時。

功效:暑熱天氣易長痱滋、暗瘡,或容易出現水腫、疲憊者適用,有消暑、清熱、祛濕功效。

按穴示範

曲池穴

位置:手肘橫紋外側端

功效:清熱解表、疏經通絡

合谷穴(別名虎口)

位置:手背第1、2掌骨間

功效:可治療發熱、熱病等作用

外關穴

位置:前臂背側後區

功效:治療熱病

撰文︰馬珮嵐

部分攝影︰陳世昌、方偉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