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界五行:如魚得水就要灑脫

莊子的《南華經》與老子的《道德經》互相輝映,不僅是道教典籍,而且是文學中的哲學,哲學中的文學,既可治國、治家、治學,也可用來修養身心。

以莊子的才學,當高官輔助君王是易事,多位國王曾聆聽他講解治國之道,並用美言厚祿請他當宰相,但都被莊子拒絕。最後他歸隱南華山,不食人間煙火。唐玄宗尊崇道教,詔封莊子為南華真人,稱莊子的著作為《南華真經》。

老子說「上善若水」,莊子則借用水中的魚來闡述他對人生、命運的看法,用「涸轍之鮒」來比喻自己,慨嘆人情涼薄,求人不如求己。用「『子非魚,焉知魚之樂?』『子非我,焉知我不知魚之樂?』」教人不可把自己的見解強加於別人身上。更寫出「相濡以沫」,借用泉水乾涸,魚互相用唾沫濕潤對方來讚美在患難中互助的高尚人性。

但我們不要忽略相濡以沫後面的「不若相忘於江湖。」人類要自由逍遙養生,互助渡過難關後,就好像逃出生天的小魚,灑脫地在江湖中各奔前程,不必再計較於誰幫過誰;否則,只能活在過往,在恩怨中糾纏。

方向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