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菜是城中熱門菜系之一,最常見的不是漢堡快餐店就是鋸扒的扒房,原來,美國其中一種典型的飲食文化Diner亦相當普遍。Diner指餐廳供應種類繁多的煎炸美食兼樣樣都大大份,愛配奶昔、啤酒汽水,營業時間特長兼用餐環境自在舒適的Casual Dining。終於,Diner文化也攻到來港。
最近換上新貌的The News Room,一改以往歐陸Bistro風格而轉型作Diner,Menu大革新,更以興起於50年代的普普藝術(Pop Art)做主題,設計靈感來自當代的代表人物Andy Warhol和Roy Lichtenstein,木板及皮革牆身以大型插畫作飾。普普藝術是50年代興起的藝術運動,將通俗文化和藝術接軌,讓高高在上的藝術變得平易近人,剛好與Diner的飲食文化不謀而合。美國Diner文化在50至70年代最為沸騰,全因當地是種族大熔爐,餐廳內裝簡約原始、用餐氣氛輕鬆、開放時間更長、供應簡單又便宜簡餐的Casual Dining,當時更有不少人視漢堡包、薯條、炸雞等為Comfort Food。
餐廳供應的當然離不開漢堡包、薯條、水牛雞翼和奶昔等食物,不過用料比傳統Diner高檔一點,用上美國西冷、澳洲和牛,甚至黑松露等,新餐單更設計出6款「巨星套餐」,以瑪麗蓮夢露、占士甸、嘉麗絲姬莉王妃等一眾荷里活巨星來命名,雖然吃的也是三文治和漢堡包等,但玩味十足。
另一全新餐廳The Diner,開宗明義就是主打Diner,看似率性隨意的「餐車」文化,原來骨子裏甚為講究,來自英國的老闆Marcus Thomson於20年前去美國旅行,體驗過當地Diner後,一試難忘,直到4年前開始萌起自己開店的念頭,然後又花了年半時間在芝加哥搜羅有關的家具用品,當中必備的梳化座是正宗的Ruby Red(寶石紅)、椅背要高42吋、要有開放式廚房及酒吧等,連吧櫈之間相隔也堅持要有21吋,跟足傳統Diner規定。Marcus更特意找來1958年生產的Cadillac房車車尾改裝成梳化座,置有紅綠燈燈號作飾,店內每一件飾品可以說均有歷史「經歷」,成本雖高卻很傳神。
最難得是,「形」似,「神」亦做到,新店餐牌以漢堡做主打,要做到地道口味,用料方面亦花了不少心思。漢堡扒用上100% USDA安格斯牛肉,供應多款煎炸美食如炸洋葱圈、炸雞、墨西哥粟米片、Mac N Cheese Balls等,星期六日更供應大大份Brunch。至於酒類選擇也不少,除供應一系列美國手工啤酒外,還少有地直接從美國直送Bourbon威士忌呢!
地址: 中環亞畢諾道4~8號地下
查詢電話: 2562 3181
地址:鰂魚涌糖廠街33號
查詢電話:2562 3444
1954 1954年在日本栃木縣出生,自小在父親的魚店工作,曾經負責為婚宴煮過百道魚肉料理。
1972 1972年高中畢業後,決定放棄升讀大學,在東京有名的百年老店銀座壽司幸工作。
1980 1980年由日本移居美國,在洛杉磯開設自己的第1家餐廳。
1987 1987年在洛杉磯開第2家日本餐廳Ginza Sushiko贏盡口碑,不少名人如馬龍白蘭度也是座上客。
2009 2009年Masa獲米芝蓮3星殊榮,亦是首間在美國的日本餐廳奪得這項殊榮;更是少數被紐約時報評為4星最高等級的餐廳之一。
撰文:林小琪
攝影:梁偉德、陳世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