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江橋藝

橋,是貫穿兩點的通道,也是見證城鄉發展的歷史地標。不同地方,不同年代,築橋方式也各有不同;放眼香港,因受過殖民年代的洗禮,「孕育」出多元化的「橋」藝,傳統的中式石橋、跟悉尼海港大橋相似的鐵橋,也有媲美歐陸歷史建築的古橋。早前,土木及結構工程師李偉明(Mingo)以《香港古橋》為題出書,介紹了17道富有歷史價值的橋樑,包括港島水塘區的石橋古蹟,一於趁暑假完結前,以探橋作橋樑,拉近親子關係,從另一角度認識香港。

第1站:大潭水塘

被譽為「港島後花園」的大潭水塘,自然景觀優美,而貫穿水塘的橋樑更有過百年歷史,全部被列入法定古蹟。以「大潭上水塘石橋」為例,看似平平無奇,原來落成至今已有126年,其混合結構包括工字鐵和花崗石,屬當年最前衞的建築手法,就連青馬大橋等現代建設也是採用混合結構呢!

體現英式建築風格

附近的「石砌輸水道」及「大潭篤水塘石橋(四)」,均擁有悠久歷史,透過觀察橋墩,不難發現維多利亞式建築風格,前者可留意用作支撐水道的花崗石柱和柱頂,後者則以扁圓拱式設計最特別,橋面上的欄杆全是人工雕琢的花崗石,質感細滑。

至於整個水塘區最值得細味的橋樑,必定是「大潭篤水塘石橋(一)」,該座大型石拱橋屬英式三孔石拱橋建築,據Mingo表示,相比起大潭篤水塘二號至四號石橋,它的跨度是最大的,拱頂上有一枚拱心石(Keystone),可以把橋上的重力向兩邊分散,屬昔日流行的拱橋設計。

第2站:香港仔水塘

一向是晨運熱點的香港仔水塘,同樣是探橋好去處。從上水塘水壩向下俯瞰,可發現壩底有一道小斜橋,原來它已有83年歷史,除被列為法定古蹟,更以當年盛行的文藝復興風格來建設,其主要功能並非行人,而是用來承托接駁水壩底部的輸水管。Mingo指出,當年工程師軒德蓀巧妙地利用三合土水泥營造橋上的凹陷花紋,令人誤以為石橋是花崗岩打造。

周邊景點

景點密集是大潭水塘的最大優點,加上路徑平坦,絕對是親子郊遊好去處!

Mingo's Profile

是次導賞多得Mingo帶路,他任職土木及結構工程師,曾參與多項基建工程,又擔任過舊樓結構工程勘察顧問,因此對於古舊建築有深入了解,尤其熱衷研究古橋,有見本地欠缺相關文獻,遂於今夏出版《香港古橋─圖說古橋歷史與建築工程》一書,希望大家可以親身走訪古橋,窺探前人智慧。

撰文:江蔚賢

攝影:方偉堅、盧展程

模特兒:Godfrey(3INDIGO)、Jocelyn(Gaie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