猶記得黃色巨鴨Rubber Duck去年襲港掀起騷動,一年過去,黃鴨熱潮當然冷卻下來,其實鴨肉作為我們的糧食之一,鴨肉尤其適合在夏天吃,雖然鴨不及雞般普及和受歡迎,不過原來是不少名菜主角呢!最驚喜是由頭到腳均可入饌,是饕餮口中的滋味美饌!
據說鴨最初是由羅馬人飼養作食用,直到15世紀前均被視為日常食物,其體形比雞大,數量又比鵝多;肉味帶點臊腥,比雞濃,吃來更富個性,故深得不少廚師的青睞。鴨的世界其實很大,大致可分為「肉用」和「蛋用」。大家常見常吃的當然是「肉用」的鴨,如原隻烤鴨或鴨肉鴨內臟菜式等,不同地方品種各異,中國常吃的就有北京鴨、米鴨和麻鴨等品種。外國的鴨,肉質鮮美、鴨皮柔嫩,故也造就西方不少經典鴨菜如油封鴨腿、鴨肉醬、血鴨等。
數地方名菜又怎少得上海名菜的八寶鴨,傳統以米鴨入饌,有紅燒和椒鹽兩種,以紅燒為人熟悉,新滬坊的莫師傅表示鴨內釀有糯米、豬肉、筍、蝦米、臘腸、冬菇、蓮子和鴨肉等,傳統是所有材料生燜最少4小時而成,現在改良做法,先將餡料炒香再釀入鴨內燜2、3小時而成,餡料吸收鴨肉精華,濃香又富層次。
雲陽大廚陳啟德師傅表示傳統四川樟茶鴨是用米鴨炮製,不過他就改用櫻桃鴨,此鴨是中國鴨種帶到英國繁殖,再帶回北京飼養,脂肪不多,選用2斤左右的,以花椒、草果、薑蒜和鹽醃製1日,先用德國木糠煙熏,蒸完再炸,工序繁複,不過外皮又香又脆,肉嫩帶鹹甚為惹味。
外貌頗似北京填鴨,在於喙稍凹略短於北京鴨,耐寒又比較耐熱且體形大、生長快、瘦肉多、肉質好,只需兩個月就可長到6至8斤重。
正宗的北京填鴨一定用上人工填餵的北京鴨,俗稱填鴨,沙田18主廚倪康健師傅就堅持正宗,挑選在東北飼養3個半月約4至5斤重的填鴨炮製,取其脂肪與肉的比例約3:7,肥瘦適中,不會太嫩,先用香料醃12小時,花1日吹乾,再明火燒50分鐘而成,非常花時間,不過入口酥香帶甜,脆皮的油潤香脆,令人百吃不厭。
體形碩大豐滿,雛鴨絨羽呈金黃色,稱為鴨黃,就是大家常見的黃色小鴨,成年後羽毛變成白色,因其胸部豐滿,尤其適合做烤鴨。
即是油封鴨腿,法國經典菜之一。Chef Matthieu Bonnier選用法國普及的Gers鴨,先用海鹽醃製,再以攝氏80度烹調12小時,利用鴨油將肉變得軟腍,這也是法國古時一種保存食物的烹調方法之一。
呈灰色,脂肪多,肉較韌,也是常見鴨肝出產的鴨品種,在法國常見。
鹽水鴨是南京家常菜,據富豪金殿行政總廚楊嘉輝師傅指出,做此鴨最大難度在於鹽味的控制,先用丁香、八角和香料等白滷水材料醃1晚,煮熟後再以粗鹽水浸1日,做法依照傳統,味道鮮香帶鹹,肉質幼嫩。
鴨對老饕來說是寶,其全身上下,內外不同部位也能成為獨立菜式;鴨舌和鴨下巴是佐酒佳品,鴨肝是饕餮的恩物,還有鴨掌、鴨翼和鴨腎全部可吃,各有滋味。
大廚以法國南部家鄉大雜燴的概念構思此菜,一次過吃到鴨腳、鴨腎、鴨肝、鴨胸、鴨腿和鴨肉醬,帶來不同的口感。
以草果、甘草、果皮和八角等滷水香料製成滷水汁再將鴨舌滷3小時,伴以8年花雕秘製的醬汁,清新香口之餘帶嚼口感。
Chef Carmine Esposito指鴨肉醬意粉是意大利中部翁布里亞的傳統菜式,將意大利鴨肉手切成幼粒來保持口感,有時還會加入莓類提味,主要用西芹、洋葱和蘿蔔以紅酒煮成汁,配以自家製的Gnocchi,醬汁不會太多,仍能吃到濃郁肉味。
坊間不易吃到,因一隻鴨只得一個鴨下巴,先將多種香料煮成醬汁,再以慢火炆至入味,甘香惹味,最適合佐酒。
【春雨驚春清谷天,夏滿芒夏暑相連,秋處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大小寒。】
解說:二十四節氣中第9個節氣,此時最適合播種有芒的穀類作物。這時節,天氣炎熱,開始進入夏季,過了這時節才種植,農作物的存活率就愈低,農諺「芒種忙忙種」就是這意思。
知補:中醫認為這時節清補是最佳飲食選擇,選用有祛暑生津功效的食材以補充人體消耗,在補養同時兼具解熱消暑效用。夏季食用肉類宜選不溫不熱,清熱去火的肉食,鴨肉就是其一。
(a)沙田18
地址:沙田澤祥街18號香港沙田凱悅酒店4樓
查詢電話:3723 1234
(b)富豪金殿
地址:銅鑼灣怡和街88號富豪香港酒店3樓
查詢電話:2837 1773
(c)雲陽
地址:銅鑼灣勿地臣街1號時代廣場10樓1001B號舖
查詢電話:2375 0800
(d)新滬坊
地址:灣仔港灣道1號香港會議展覽中心1樓
查詢電話:2582 7332
(e) French Window Brasserie and Bar
地址:中環國際金融中心商場2期3樓3101號舖
查詢電話:2393 3812
(f)意日閣
地址:灣仔博覽道1號香港會議展覽中心2樓
查詢電話:2582 7882
(g)東來順
地址:尖沙咀麼地道69號帝苑酒店B2層
查詢電話:2733 2020
(h)Cucina
地址:尖沙咀海港城馬哥孛羅香港酒店6樓
查詢電話:2113 0808
撰文:林小琪
部分攝影:謝孝祥、莫文俊、陳世昌、盧展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