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人時光:物「非」所值

旅行時總喜歡流連當地各大小畫廊美術館,欣賞古今中外美術作品之餘,也順道幫自己感染一點文藝氣息,扮扮文化人。有些人卻因為要在同儕中取得先聲奪人的話語權,所以投機買下幾幅疑似大師作品,按照畫廊Sales預先為自己準備的資料背誦一番,向酒肉朋友賣弄文藝而又絕不失禮,又讓人羨慕。

事實上,時至今日要買一件有體面的作品確實殊不簡單,很多所謂大師級作品的市場定價,早已屬於嚴重「超買」和泡沫的行列,市盈率隨時超出大型國企幾百倍,回報率肯定令人質疑,正當商家企業投資者斷不會草率「落疊」。不過,不少作品在拍賣行的成交價,仍能繼續屢創新高,只好證明在資金氾濫的今日,「土豪」和投機者在藝術市場的炒作現象,是如何的瘋癲和有違常態。他們今天已成為拍賣行、畫廊和策展人的主要金主,把不明來歷的資金,轉投藝術市場這門出路。

眾多當代強國藝術家,為配合市場的需求和滿足「土豪」扮嘢和揮霍的欲望,亦早已修成正果,煉成「點石成金」的法力。他們的作品無論好壞,就跟名牌手袋一樣,總會找到一些捧場客。看看近日中國畫家曾梵志的《最後的晚餐》,以破紀錄1億8千萬港元成交(連拍賣行佣金),刷新亞洲藝術家和他個人的紀錄,更被市場人士吹噓為標誌着當代中國藝術邁進「億」元年代的新開始,你可以說我不懂藝術,但我確實感到誇張兼過分。

網址:www.facebook.com/lamwaimei/

林慧美•寫作人「日本村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