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直擊 曾梵志面具變亂

面具,虛偽的代名詞,不值一提;但在著名畫家曾梵志的筆下,一張張虛假的臉,凸顯了人性的懦弱,欣賞價值驟增,甚至變了金元保證,天價成交的「最後的晚餐」正是最佳註腳。

不過,戀棧過去,從來不是藝術家應有的態度,對作品能拍出1億8千萬,曾梵志不以為然:「有些作品在買賣中取得佳績,令不了解我的人,只認識《面具》系列,但我一直都在往前發展,不希望大家把注意力停留在過去某個地方……對我來說,新的作品更重要。」

反映人性

出生武漢小康之家,兒時的曾梵志喜與鄰居小友亂畫亂塗,漸漸塗出個興趣來;17歲那年,遊歷北京、上海,被西方畫作打動,決心鑽研,兜轉5次,終考上湖北美術學院油畫系。求學期間,曾梵志已憑《協和醫院》系列嶄露頭角,藉着誇張的人體比例及對比鮮明的筆觸,把城市人埋藏的情緒彰顯於畫布上;移居北京後,沒戶籍、不熟悉、被排擠等經歷,還有大城市的冷漠氛圍、人際間的高度屏障,衝擊着曾的神經線,終衍生《面具》系列。「今天的社會,面具無處不在,不管是保護自己還是欺騙別人,都必須把真實的自己隱藏起來,披上假面形象,人和人之間保持一定距離,無法真心溝通,這才是真正的尷尬。」

變中有序

《面具》的成就,在於反映人性,但曾梵志沒有停下前進的腳步,並於千禧前後迎來創作上的轉型期——先是脫掉面具,重現人物的真實模樣,開啟《肖像》系列;後來更擺脫人物主導,以狂亂線條描繪情感,發展出《亂筆》系列。對於這種風格上的「劇變」,曾氏坦言,那是一步步的變,跟年紀與心境有關,自然不過:「每次改變都不是有重大原因,主要是動筆時有感而發,透過創作過程思考未來,一張接一張去畫,慢慢就會發現和體會到下一步要走的路。一開始的想法可能很小,但它會從一年、兩年變到十年,逐步形成一個風格。」

融合中西

2004年後,曾梵志集中創作《亂筆》系列,重點轉向探索人和自然,抽象技法予人無拘無束的感覺,而促成變化的養分,則源於傳統山水畫:「過去一直在學習西方的油畫,忽略了中國的藝術文化,2000年後,才發現東方美學跟西方很不一樣,當中講求靈動、陰陽、平衡、意境,所以在畫作中加入東方元素不只為了表面的意象,而是從內容和精神層面出發;現正努力尋找讓中西美學結合的方式,在技術成熟之後,會追求更高的層次,希望展現『道』的思想和精神。」

順心而行

《最後的晚餐》讓畫家於一夜之間成為國際藝壇的大紅人,風格上的改變看似冒險之舉,但曾梵志堅信,順心而行才有繼續的意義。「我一直堅持創作上的自由,每次改變都忠於內心,按照心裏的想法創作,不會受策展人或收藏家影響。」

永遠向前,保持創作的激情,曾梵志的路便是這樣走過來。而「放空」正是畫家能一直堅持的秘訣。「放空自己,就是不去想任何事,讓自己的心安靜下來,這很重要,只有呼吸處於一個非常平靜的狀態,才能產生智慧。如果腦袋天天都在鑽,很易走入極端中。」

巴黎首展

作為當代中國畫壇的代表人物,曾梵志首次於法國巴黎舉行回顧展,自然備受矚目。展覽以倒敍形式展出曾氏40件繪畫及雕塑作品,巴黎市立現代美術館(Musée d'Art Moderne)館長Fabrice Hergott形容這是一次歷史性的展覽,讓觀眾可全面認識畫家的創作人生。展期至2014年2月16日,詳情可瀏覽網址:www.mam.paris.fr/。

Artist's Profile

全職畫家,生於1964年,擅長描繪人物的心理特徵,代表作包括《協和醫院》系列、《面具》系列、《肖像》系列及《亂筆》系列,備受國際收藏家追捧,月初憑《最後的晚餐》於蘇富比拍賣會刷新在世當代中國藝術家作品拍賣紀錄。

特派記者:江蔚賢 

特派攝影記者:方偉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