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時走過街道看見路邊的樹木,會令我聯想到教育。香港種樹不算少,但有個特色是樹木的生長空間特小,根部的泥土就只有那麼可憐兮兮的一小片,四周被混凝土和地磚圍得死死。自然的生命力當然不能禁止,樹根總是拚命想擴張,逼得樹木周圍的路面突起甚至破爛,結果又要不時修路,真是弄得樹和人雙方皆苦。不知大家有沒有到過跑馬地馬場旁一個公園,那兒的樹根努力沿着地磚的空隙延展生長,浮出彎曲的幾何圖案,乍看非常美麗,我見了也忍不住拍照,但細想那棵樹其實沒必要活得這麼辛苦。
其實人的成長豈非一樣需要空間?尤其幼年之時。最近讀過一篇有關德國教育制度的文章,原來德國的幼稚園只會教導孩子基本社會和生活常識,並培養主動做事的習慣,5、6歲前禁止教導一切專門學科如寫作、算術等,因為德國人認為不可太早過度開發孩子的智力,要留空間給他們主動思考及發展想像力,否則就會成為只懂被動接收知識的硬碟。德國這教育思維是否完全對,我不是專家不敢說,但該國不管科技、學術和藝術設計皆超卓,多少有參考價值。
相比之下,現在香港家長為子女能爭入名校,年紀小小就硬塞給他們六、七、八樣興趣課,弄得孩子比大人還要忙,然後拿一大堆證書獎狀去面試,這種奇怪的競爭人人都看出不對路。多數家長會辯說,興趣課都是孩子自己表示喜歡才會安排給他,但年幼的小孩有這樣的判斷和節制能力,為自己決定適量的活動嗎?還是父母找個心安理得的託詞,以把自己的心願都寄託到孩子身上?拿着孩子考來那大疊證書,心裏也許有幾分虛榮滿足感,卻可能賠上孩子的潛能,這才真正影響他長遠的人生。
(本欄逢周一至周四見報)
網址:www.facebook.com/jozev19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