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人最常吃的粥粉麵飯被打趣說成「4大發明」,其中排在第2位的粉,指的是河粉,像魚蛋河、濕炒河、乾炒河等,屬於平民及廉價的港式主食。今天介紹的乾炒牛河,每個香港人都食過,雖然普通又平民,卻是本土最有代表性的美食之一。一碟上佳的炒牛河,與烹調鮑參翅肚一樣咁多學問,上至牛肉、河粉,下至醬油以至炒功都十分講究。一份堅持加上老師傅的手藝,才能成就一道又香、又滑、又有鑊氣的乾炒牛河。
未解構乾炒牛河之前,先來講古仔。據說最早的乾炒牛河不是源於香港,而是在抗日戰爭前的廣州。在抗日戰爭之前,廣州一帶只有以蔬菜、肉片、牛肉及芡汁炮製的濕炒河。當時一位經營熟食攤子的老闆,因為食材及調味料一早用完,決定提早收檔,豈料有食客堅持要老闆為他炒一碟河粉,老闆靈機一觸,不用芡汁,做出乾炒河粉。結果乾身又有鑊氣的乾炒河粉,成為攤子的招牌菜,後來吸引了其他粉麵店爭相倣效,成為廣州一帶最受歡迎的粉麵之一。雖然以上來由仍有待考究,本公子一向好味行先,覺得乾炒牛河的確比濕炒河來得香口。
傳統的乾炒牛河配料簡單不花巧,牛肉、河粉、銀芽、韭王、葱段,就係咁簡單,至於現在偶有在河粉上灑芝麻,或者用蛋絲做點綴的,都是變了調子的現代版本。用料及醬料十分重要,首先河粉的厚度和闊度要適中,一般來說每條大約1厘米闊、1毫米厚,如此炒起來有咬口又可沾多點醬油,香味特別重。本公子腦海即時諗起位於銅鑼灣的何洪記,名字耳熟能詳,這間炒牛河炒到摘下米芝蓮星星的店子,最初由做雲吞麵起家,至今已有60多年歷史。由街邊攤子做起,未入舖前已吸引許多名人政要捧場,其炭爐雲吞麵更遠近馳名。話說掌舵人何洪(正名何釗洪)當年深知單靠一碗雲吞麵不夠撐起間舖,於是加入粥品及炒鑊,誰知用料新鮮、炒功精湛,令乾炒牛河幾乎搶去了招牌雲吞麵的風頭。店子後來由何洪的長子何冠明接手,不但堅持老爹秘方,在選料上更講究。
本公子係何洪記熟客仔,每次在店中食牛河總會厚着臉皮走入廚房偷吓師。現在店子的河粉由指定供應商每天鮮製,用百分百純米漿去做,河粉厚薄、長度統一,每朝早運到店子後,由人手逐條逐條分開,他們稱此步驟為「摷粉」,如此河粉才會條條分明,不會黐成一餅。至於另一主角牛肉,店子不用雪藏貨,用新鮮牛冧肉。牛冧肉其實是牛屁股的兩團肉,出名幼嫩、香滑又夠肉味。師傅將新鮮牛冧肉切片,厚度大小相若,再用糖、鹽、豉油、生油及水醃1晚,牛肉入味卻不會搶去肉鮮味,加上沒加鬆肉粉、梳打粉之類,質感不會鬆泡泡,肉味不至流失。
當河粉、牛肉、配料、醬汁都準備就緒,就得讓經驗老師傅出手了。在何洪記炒牛河炒了20多年的老師傅正哥,身形瘦削,雙臂卻充滿力量,一手拿起鑊子,一手用湯殼,先將牛肉、洋葱走油,再把河粉、銀芽、韭王及葱段爆香,為了讓食材均勻受熱,他將數公斤重的鑊拋了不止10數下!加入牛肉及用1比1老抽及豉油比例調校的醬料,再不剛不柔的兜幾下,讓油分收乾之餘,每一條河粉都平均地沾上醬汁和上色。在上碟前,再下少許豬油快炒,河粉變得油亮亮,油潤滑口,更帶一份不能形容的甘香。
至於另一間炒牛河炒到街知巷聞的食店,便是灣仔的新景園茶餐廳,乾炒牛河出名乾身不油膩,與何洪記的河粉有點不一樣。此店的牛肉明顯不及何洪記的出色,牛肉片一味大塊和厚身,肉味稍嫌遜色,吸引本公子的倒是河粉炒得乾爽,吃罷碟子上沒有半點油,而且每條河粉都均勻上色,原來這要歸功於炒河師傅控油及火候的經驗。由於炒牛河十分講究鑊氣,必須猛火快炒,要炒勻之餘,手勢不能太快,不然河粉很容易在炒製過程中碎爛,而下油的分量也必須準確控制,否則河粉離開鑊子,遇冷後出油,怪不得有說乾炒牛河是廣東廚師炒功的最大挑戰,畢竟靚料人人識用,高下則在乎手藝了。
識飲識食翩翩公子,吃盡天南地北,練出一張刁嘴。經常食客三千,宴請邀約也樂意奉陪,但從不賣帳,孰優孰劣一針見血。願與知音人在格子上談美食,講故事。
檔案編號:020
偵查地點: 各大小菜館、茶餐廳
偵查結果: 乾炒牛河首重鑊氣,牛要惹味,河粉色澤要靚兼爽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