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等生活:精英級厭食症

朋友曾說在北京公幹5天吃過7次烤鴨,厭死了。我在北京工作了兩個晚上,吃了兩趟,也怕了,未來3個月注定聞鴨色變。也許我不應Complain,兩隻烤鴨皆做出水準,只是厭吃歸咎於頻密度,與食品味道本身沒關係。其實愈是香濃美味的食物,愈容易產生厭膩之感。也好,嘴巴先產生抗拒,就避免直搗脾胃傷及健康。

像我這種「間歇性厭食症」,大家都有類似經驗,尤其當工作與飲食有關,吃到厭就等同於工作過勞,是時候讓五臟六腑稍稍休息。我一直以為,都市人對食物又愛又恨的關係,只要不致於出現病態,淪落到不能自拔的厭食症,便不必過於憂慮。可是,近日西方醫學界開始留意兩種全新的厭食症。

一種叫做Adult Selective Eating,簡單來說是極度偏食,患者並無懼體重上升或卡路里過量,但飲食習慣停留於孩童階段,Id操控了Ego,毫不注重營養。美國就有案例,患者只吃雜菜薄餅、海鮮或牛油意粉、炸薯條、西蘭花、粟米、蛋糕及曲奇,其他食物打死不進口。另一種叫Orthorexia,患者過度注重健康,只進食認為是天然或有機食品,甚至完全戒掉糖、鹽、小麥、奶類、酒精、咖啡因等。兩種厭食症,都好「精英級」,但結果同樣導致營養及社交問題,學者認為要作出糾正。

是的,是文明病,鬧饑荒的年代,人類沒有患上厭食症的奢侈。所以呢,上兩代長輩聽聞後,只會說:「真係折墮!」

旅遊飲食寫作人

陳俊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