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者第一本自掏腰包購買的書籍,是《十萬個為甚麼》。那是小學3年級,學校好像要舉行甚麼「常識問答比賽」,班主任事先張揚,將會選出3名班代表參賽。為了爭取入選,筆者便嘗試以課外書來惡補自己的常識。
很記得,拿着辛辛苦苦儲回來的10元零用錢,走進北角渣華道某書店,看見書架上有一整套《十萬個為甚麼》,藝美圖書公司出版,共有十多冊,每冊有不同主題,而且每本的顏色和封面設計也不一樣,十分吸引。逐本翻開,發現很多有趣的問題,例如「為甚麼會有地心吸力?」、「甚麼是黑洞?」等,頓覺愛不釋手,不過由於資金有限,所以只能「散買」,最後便選了第一冊──物理篇,未夠一星期便讀完。
可惜,筆者當年還是沒有入選常識代表隊,不過,後來卻一本一本的把整套《十萬個為甚麼》集齊了。多得這套「青少年百科全書」,既滿足了我的好奇心,亦豐富了我的常識。今天的《十萬個為甚麼》已經發展成網上版(而且還不斷更新,例如,竟然有「三鹿奶粉為甚麼要加入三聚氰胺?」)想獲取多點常識,按幾個鍵便可以,而且不費分毫。
常識,很多時候都是靠我們從學校以外、生活當中努力吸收的。所以,當有人說「食鹽可以抗輻射」,而學校課本也沒有提及過的時候,我們仍然可以肯定那是「謠傳」。當然,我未必可以詳細解釋「為甚麼」,但常識賦予我們基本的判斷力。別推說學校沒有教了,其實老師也沒有說過「接吻不會懷孕」、「將手指插進電掣裏會死」,但我們都肯定那是千真萬確的。這,就是常識了。
導演及電台主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