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位碩士找工作的事件,算是告一段落了吧?香港人是不是就當一個故事的完結,等待另一個真人Show故事來臨?抑或我們需要回頭看看,究竟這個「故事」有甚麼「寓意」?很簡單,各位看倌,香港出現了新宗教,大家信者得愛。教主,叫態度。
這次的求職事件,我讀了很多網民和傳媒的回應,當中包括各大報章的同業,又一次令我「發現」,當大家沒有辦法解釋一件事的時候,總喜歡歸納為「態度」問題。比方說,求職顧問或社會賢達們會說,一個「合理」的求職者,需要有「好態度」。只要你有好態度就會「自然」收集公司資料,你有好態度「自然」有朝偉級眼神,即使你面對的那個面試者是何等的醜,也會放生電。你有好態度,就「自然」令人感受到熱誠。
甚麼是好的態度?不知道。你見工成功,你的態度就是好;你見工失敗,你的態度就是差。成果斷定一切。如果你見工失敗了,你第一、第二和第三都請先「檢討自己」。見工者不是官員,他們有任何閃失,不可以對着大眾說:「這是因為外圍因素影響所以我見唔到工。」面試者不知道「粟米斑塊飯」幾錢,就一定是「沒有常識」,順手會被冠上五穀不分,一定是好逸惡勞的港孩之名。總之,時代變了,只有要爭取機會的人才需要與時並進,上了位的人就可以決定時代的規則。現在的八十後就是因為態度不好,所以他們人工差,待遇低,工作沒有願景,都是「正常」的。總之,一定是八十後的錯。
以後,日子只會更艱難。香港跟最近的微博一樣,看不見「明天」的。
讀\說書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