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湄知著:偷心大贏家

上星期,聽朋友憶述她小時候種種頑皮的行為。

跟大人去到一些海鮮酒家,有好大個魚缸擺設的,總是忙個不停地嚇唬玻璃箱內的魚兒,扮鬼臉、扮怪獸吼叫,突然跳起撲出,使盡渾身招數,都只不過是為求見到魚兒魂飛魄散慌失失,就感到滿足。因為從對方的反應,肯定了自己的存在。通常魚最好玩;蝦蟹最悶,好像看你不到。直至魚兒被嚇多次,似乎習慣了,不再逃竄,朋友才乖乖返回飯桌。

朋友自小又因氣管毛病,被迫戒口,禁吃甜食。深夜,趁家人睡着,悄悄起床,打開雪櫃偷吃朱古力,但最終被揭發(一夜間半罐糖不翼而飛),受藤條之刑。朋友於是對「偷」這個行為,另有一番見解:偷是對禁制的反抗,對於不允許的事情,表面順從,壓抑了的欲望,暗地裏以偷來宣洩。

這位朋友長大後,生得標緻可人,聰明伶俐,追求者當然比布更長。眼見個個男士為她傾倒,她卻不為所動,就算心動,也只三分鐘熱度,她亦坦承:「我自覺是個偷心賊,偷去對方的感情……贏了每場愛情遊戲,這樣令我感覺有存在價值。」

可惜,這位朋友贏得心裏不快樂(這樣還算贏嗎?)我想知道:「這些是你真正想要的嗎?你的恐懼是甚麼……」

有人以為,付出少,收穫多,就是賺了贏了。然而,贏的滋味伴隨孤單,無敵最寂寞。

臨床心理學家

林存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