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看《聖經》前,從未聽過「嗎哪」這東西。那是一種白色如露水的食物,以色列人逃出埃及後,在曠野埋怨沒有好東西吃,神便每天早上賜下嗎哪,作為他們的糧食。
領取嗎哪,有一定的規矩,就是每天只可以收取每天要吃的分量,拿多了的那些,到第二天會生蟲發臭。初讀到這裏,覺得神太苛刻,原來當中卻大有智慧。
明明吃夠了,硬要額外拿多一些,為甚麼?說穿了就是沒有安全感,缺乏信心。如果有信心神每天都會降下嗎哪,又何必費勁去多拿一些?一天的分量,領取了,吃飽了,還有餘力做其他事,又或享受生活;到了第二天,神照樣會供給,我們何用憂慮?
神不是叫人不儲蓄,只是要適可而止:以色列人第六天可以拿雙倍分量的嗎哪,以便第七天休息。多賺的,就是為了有安息的時間。只可惜,身處現代社會,天天受盡恫嚇:養孩子要四百萬、退休要有一千萬才叫「穩陣」,於是,大家都不放過任何賺錢機會。多少人勞碌一生,卻沒有享受過一天,白活了一場。
最有趣的是,《聖經》說以色列人「多收的也沒有餘,少收的也沒有缺」。是的,即使今晚中了六合彩,可以大吃一頓,買車買樓,但興奮過後,還不是繼續吃最愛的豬扒飯;晚上睡覺,任床再大,佔用的也不過是一個身位的空間。所以主禱文說:「我們日用的飲食,今日賜給我們」,每天收取每天的分量,就是最快樂安穩的生存之道。
導演及電台主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