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02/2010

播放本新聞相關短片

見湄知著:記得當時年紀小

「咁樣都做錯,你都係冇用喇,蠢到死!」

「呢個世界冇人會接受你,冇一個地方會歡迎你!」

「我第一眼見你,就覺得討厭!」

「不知悔改,無可救藥!」

這些咒罵式語句,對成年人來說,大可當耳邊風,一笑置之。但如果聽進孩子的耳朵裏,當時「自我防衞機制」還未發展成熟的階段,若再加上出自權威長輩之口,想像一下,會產生甚麼後果?

據說有女童被欺負,取笑她做醜八怪。女孩長大後,不斷整容成癮,目的就是為求讚賞,認定擁有美貌身材,才會得到幸福。

另一資優兒童,天生思想獨特破格,因不被保守專制的家人接納,個性變得內向,有社交障礙。

有朋友講起他的經驗,值得深思:「阿爸只會罵我『不對』;阿媽常常喝我『不准』這樣那樣!他們從沒有教我『應該』怎樣、『可以』怎樣、『如何』去做!」

對父母的評價,我們心裏一方面認同,但另一方面,又想證明:「你們看錯了,其實我並不如你們想像般糟!」因為始終認為,父母對我們有某程度的了解,雖然這種了解,純粹由他們主觀角度出發。

記得當時年紀小,你有試過被人取笑肥、矮、醜八怪嗎?曾經被孤立、排擠嗎?甚至受冤屈?對於埋藏心底下的種種不快記憶,你會如何處理?當中又學習到甚麼呢?

臨床心理學家

林存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