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小學升上中一的學生,面對學習模式、校園環境的轉變及需要重新建立人際關係,難免會出現擔憂及不適應的情況。有升中輔導專家指出,準升中生最擔心的問題頭三位,分別是學業成績追不上、重新建立社交圈子,以及希望更多獨立自主。寄語學生要放開懷抱投入新生活,家長與子女的關係亦要由權威式管教逐步轉化到猶如朋友相處。
第1憂慮:成績追不上
由於小學跟中學的學習模式不同,加上升讀英中後,教學語言轉變,容易令準升中生擔心學業成績追不上。香港明愛青少年及社區服務升中輔導服務發言人彭靜怡表示,很多準升中生因為升上英文中學,加上課程較小學的艱深,小朋友或擔心成績滑落,未能達到父母的期望而出現憂慮。
第2憂慮:融入新圈子
此外,升上中學後,未能跟小學同學一起,難免亦產生不捨。彭靜怡稱:「小學生升上不同中學後,要跟小學同學分開,又要在中學建立新的社交圈子,自然會擔心認識不到新朋友,又或跟新同學相處不來,加上時有欺凌事件發生,準升中生亦會擔心被欺負。」
第3憂慮:學習獨立
升中亦是學習獨立自主的階段,不少初中生會希望父母給予更多自主空間。「升中後學生多了跟同學相處的機會,自然希望父母給予更多自主空間,例如放學後跟同學行街,這些都涉及學生跟家長的協調,這階段父母與子女的關係就處於獨立與依賴之間,兩者都需要協調及適應。」
家長要調整期望
面對這3大憂慮,彭靜怡建議,學生首先要學習分配時間,因升中後,未必每天要交功課,亦較多課外活動,學生可能未適應,因此要學習訂立時間表;子女升中初期,學業成績可能因不適應而稍有滑落,父母在頭兩三個月可抱觀察態度,如果成績持續滑落,可協助解決問題,如針對個別科目補習或跟老師了解,切忌無理責備。
至於社交圈子方面,學生要更主動,例如參加自己喜歡的課外活動,亦要有判斷能力,如遇到一些新相識同學的行為令人懷疑,或涉及欺凌事件,則要向社工、老師反映。家長亦不宜對子女結識朋友有太多權威式意見,但可讓子女參加正面團體,按子女的性格選擇有意義的活動,如行山,讓他們在這些團體結識較正面的朋友。
尊重子女私人空間
至於子女的私人空間,則需要父母及子女相互協調,此階段子女或變得反叛,父母要尊重他們的私隱,不可隨便翻閱日記或檢查私人電腦,否則只會弄巧成拙。此外,彭靜怡亦建議,父母與子女在升中之前,就要劃定界線,例如子女可跟朋友出街,但應交代何時回家,並信守承諾。又如零用錢如何運用,有商有量,以免引起爭拗。
撰文:梁穎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