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少女香奈兒》的觀眾,會否因為前作的戲劇性,繼續追看《香奈兒的情人》,像追看電視劇般呢?
在短時間內有兩部關於同一人物的傳記式電影,理論上總有些重複,似乎沒甚麼值得看。但因為述說的時空幾乎緊接,演員又完全不同風格,所以還是有它可看之處。
香奈兒作為一個新時代的女性,以服裝顛覆傳統,遇上另一個以音樂顛覆古典音樂的蘇聯音樂家,大家互相吸引,似乎並不叫人意外。但經歷了愛人車禍身亡的香奈兒,心裏到底想甚麼,在愛情裏追尋甚麼,或者是否仍相信愛情,已經說不準了。
搭上有婦之夫,她不覺得內疚,面對對方的妻子,完全面色不改。一個擁有自己事業,財政獨立的女人,要甚麼男人,何須得到別人的同意?
無論以現在或當時的眼光,她都是個很前衞的女人。當然這只是戲劇,事實未必如此發生,但當我看到音樂家為創作掙扎,就不禁想起年輕時期的香奈兒,也是在有錢人的庇蔭下生存。
歷史不斷重演,人生裏的事情也重複發生。要跳出自己從小的陰影,任誰都一樣困難。
電影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