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09/2009

肚臍肛門取腫瘤手術無創

微創手術日益精細,醫生透過僅數厘米的切口替病人動手術,大大減低傷口造成的痛楚。近年此技術逐漸邁向無創層次,透過人體的肚臍或肛門等自然孔道將腫瘤取出。本港今年開始用於大腸癌手術上,不但可減少傷口數目,更能降低出現併發症的機會,加速病人康復進度。

結直腸癌是本港第二最常見癌症,每年約有三千八百宗新症,約一半患者可透過動手術治療。私人執業外科專科醫生朱建華透露,一般微創手術多在患者的肚臍及腹部開三至五個切口,其中一個傷口較大,用作取出腫瘤,直徑可達三至六厘米,但傷口愈大,出現腸黏連及傷口疝等併發症的機會亦愈高。

他稱,近年外國有無創手術的出現,透過病人的口腔、肛門及陰道等自然孔道動手術及將腫瘤取出,但會對內臟造成損害,手術極講究技術。

過胖人士不宜肛門取出

他透露,今年本港引入一種較接近無創的微創改良技術,至今已用於超過十宗結直腸手術上。做法與一般微創手術無異,俱經肛門或肚臍將腫瘤取出。

外科專科醫生李綺雯稱,「新技術可避免製造一個面積較大的傷口,病人住院時間由四至五日縮短至三日,亦可減低傷口出現併發症的機會。」她稱,過胖人士不適宜使用從肛門取出腫瘤的方法,「若體內太多脂肪,會阻礙腫瘤取出;腫瘤直徑亦不可大於五厘米,位置亦須接近肛門。」若距離較遠的腫瘤則可透過肚臍取出,但需擴大原有傷口。

五十四歲的女病人因大便出血而接受大腸鏡檢查,結果發現乙狀結腸內長有一個直徑三厘米的腫瘤。女病人於今年八月動手術,成功透過肛門將腫瘤取出。她在手術後一天已可進食及下床走動,較一般微創病人快近一半,三天後已可出院,至今亦無出現任何併發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