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9/2009

播放本新聞相關短片

年輕母親瀨尿28載

夜遺尿不只兒童獨有,若不對症下藥接受治療,只有一成半個案可不藥而愈,多達八成半個案會持續至成年。嚴重的夜遺尿更有遺傳傾向,曾有年輕母親自出娘胎至今廿八年,每晚都要穿着尿片睡覺,試過服用蟾蜍等中藥,甚至求神拜佛,都無法改善,婚後更將夜遺尿遺傳予兩名七歲及八歲的女兒。專家建議五歲以上仍每周夜間尿床多於兩次,便應該求診。

兒科專科醫生陳滿章指出,本港超過四萬名十九歲以下兒童或青少年受尿床困擾,幼童偶然尿床乃正常現象,但如果情況持續至五歲以上,便可能屬病態。尿床的成因普遍有三個,第一是患者體內的賀爾蒙抗利尿激素分泌不足,以致夜間尿量增加;第二是長期便秘令大腸宿便壓着膀胱,令膀胱容量減少;第三是兒童大腦中樞神經發育未成熟,晚上無法自覺起床如廁。

另一28歲女子不敢拍拖

陳滿章指,不少夜遺尿個案屬父母遺傳。他最近診治過三名母女患夜遺尿的個案,一名年約廿八歲任職售貨員的母親,自小夜遺尿問題從無間斷,每晚都要穿着尿片睡覺,而且婚後問題仍然持續,間接影響夫妻關係,她的兩名女兒亦有夜遺尿問題。該名母親曾向多名中醫求診,服用專治腎臟問題的蟾蜍中藥,都無法對症下藥;年幼時更曾求神拜佛,但夜遺尿問題仍是纏繞不休。

另一名廿八歲的電腦程式員阿芳,四歲起便夜遺尿,中學時情況未有改善,令她對宿營等課外活動望而卻步。她自知身體有問題,但曾試過刻意延遲睡眠時間及睡前少飲水等,都無補於事。夜遺尿嚴重影響她的自信,投入社會工作後仍不敢認識男性朋友,閒時只會網上交友。

陳滿章解釋,不少患者都有多種不同因素導致夜遺尿,因此需採用綜合治療方案,即同時服用三種藥物,包括抗利尿激素,以減少尿量;服用抗膽鹼藥物增加膀胱容量;及抗抑鬱藥提高晚上覺醒能力。如療程奏效,服藥一天晚間便立即沒有尿床,若要效果持續,必須連續服藥半年至一年,但藥物劑量會按病情而逐步減少。廿八歲的母親及阿芳,均接受綜合療法後根治夜遺尿,前者更是服藥即晚便沒有尿床,其兩名女兒亦準備接受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