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8/2009

播放本新聞相關短片

BB啜母乳防中耳炎

本文重點

中耳炎是兒童常見疾病,約八成兒童在七歲前發病,嚴重者可致神經甚至腦部感染。有兒科專科醫生指,部分家長誤以為子女接種肺炎球菌疫苗後,便可完全預防中耳炎,其實中耳炎可由多種細菌或病毒引致,半數個案更找不出成因。醫生指出,以母乳餵哺嬰兒可增強嬰兒抵抗力,嬰兒吸啜母乳時,頭部姿勢較垂直,可防止分泌物於耳咽管積聚,有助減低患中耳炎機會。

兒科專科醫生張傑表示,中耳炎是指位於中耳鼓膜後的部分發炎,通常由細菌或病毒感染引起,患者多為七歲以下兒童。先天耳咽管較短較窄、扁桃腺發大及鼻敏感較會增加發病機會。患者會出現流鼻水、鼻塞、發燒等呼吸道徵狀,耳道感到痛楚及輕微耳塞。幼童因無法清晰表達不適感覺,或會經常抓耳、煩躁、易動怒甚至無法入睡等。患者一般在服用抗組織胺藥物或抗生素後,可在七至十日內康復,但極少數嚴重個案會影響神經線,引致頭暈或聽力永久受損,甚至感染骨骼及腦部。

他指出,部分家長誤以為子女注射肺炎球菌疫苗後,便不會患中耳炎,其實在所有急性中耳炎個案中,約八成屬細菌性感染,當中僅兩成至四成半由肺炎球菌引發,其他致病原還包括嗜血桿菌、黏膜炎布蘭漢氏球菌、化膿鏈球菌及金黃葡萄球菌,甚至流感等過濾性病毒。近半數中耳炎甚至無法找出成因,故根本沒有一種可預防所有急性中耳炎的方法,家長勿以為讓兒童注射疫苗後便可一勞永逸。

切勿讓幼兒挖耳

除注射疫苗外,家長亦應注意其他預防中耳炎的方法,例如以母乳餵哺嬰兒,因母乳含多種抗體,可提升兒童免疫力;而嬰兒吸啜母乳時,頭部保持在較垂直狀態,有助使分泌物流向喉嚨,減少於耳道及耳咽管積聚。若以奶瓶餵哺,嬰兒飲奶時身體較接近平臥,分泌物可能倒流回耳道。

此外,家長應切記不要讓幼兒挖耳,因挖走耳油及耳垢會減低對耳朵的保護,亦有機會使耳道破損,增加感染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