蛇口腔滿布惡菌咬傷需切肉保命

一旦被毒蛇咬傷,除要小心處理傷口,避免毒液擴散外,原來蛇的口腔滿布惡菌,可導致傷口受感染,皮膚組織若不幸壞死,更要切肉保命。屯門醫院與嘉道理農場合作,抽取近四十條本港常見的蛇做化驗,尋獲數種在毒蛇口腔活躍的惡菌,包括摩氏摩根氏菌、綠膿桿菌等,該發現令醫護人員可及時為被蛇咬傷人士處方合適抗生素,減低傷口感染機會。

本港公立醫院在○七年及○八年,共接獲一百六十七宗蛇咬個案,其中屯門醫院及博愛醫院佔六十九宗,當中四十宗為青竹蛇、十一宗為眼鏡蛇,其餘為無毒或不知名的蛇。蛇咬個案多數發生在村屋居民身上,其餘為行山人士,傍晚時分發生蛇咬情況較多,故市民不宜在晚上路經草叢,以免「打草驚蛇」,引毒蛇攻擊自己。

傷口組織急速壞死

屯門醫院急症室顧問醫生馮顯達稱,毒蛇口腔滿布惡菌,若不慎被咬傷,即使立刻洗傷口,數日後都有機會被細菌入侵,通常每百名蛇咬傷者,便有數人受感染。○三年該院接獲一名中年男子及一名少女被蛇咬後,傷口分別感染了摩氏摩根氏菌及腸球菌,令傷口組織急速壞死,被迫切去部分手指及小腿皮膚保命。

馮顯達說,去年有一名七十七歲老婦被青竹蛇咬傷左膝後,左腳出現腫脹,入院求醫兩周仍無好轉,當時醫生已懷疑其傷口受細菌感染,但化驗室卻未能驗出惡菌。

該院前年起與嘉道理農場合作,研究毒蛇口腔細菌,收集了近四十條毒蛇化驗,發現眼鏡蛇有摩氏摩根氏菌、腸球菌及綠膿桿菌;青竹蛇有綠膿桿菌。有了這資料,院方開始針對傷者情況,配以合適的抗生素讓傷者服用,預防傷口受細菌感染,令感染率由過往百分之六,大幅減至○七至○八年的百分之一點四。

馮說:「若等(傷者)病發先醫,做微生物化驗可能要等三至四日,依家早啲開抗生素作預防,可減輕抗藥性問題。」香港大學感染及傳染病中心總監何栢良說,上述細菌可存在於人體及動物中,因蛇毒於短時間內可破壞人體組織,有助細菌入侵傷口,「幾個鐘可令傷口有個大窿」,故無論有否受到細菌感染,應立即求診。

記者:梁麗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