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球治心房纖顫

本港估計有逾六萬人患心房纖顫,患者每分鐘心跳可高達三百次,長遠會增加心臟衰竭風險,不足兩成患者可用藥物控制病情。射頻導管手術可消融異常的心臟細胞,惟手術時間長,亦有「燒穿心」等風險。本港去年引入的球囊導管冷凍消融術,導管末端可結成「冰球」,冷死異常細胞,安全性較高,亦較少出現併發症。

復康會顧問醫生及心臟科專科醫生陳藝賢表示,心房纖顫是由於肺靜脈底部出現異常細胞,並將紊亂電流傳導至左心房所形成,會造成氣喘、心悸及心律不正。患者每分鐘心跳可超過三百次,增加心臟衰竭及中風風險。

他估計本港大約有六萬二千多名患者,包括九千多名「隱形患者」,他們無任何病徵。

減手術時間併發症

他表示,只有一成八患者可透過服藥維持正常心跳,若服藥半年至一年仍無效,可接受導管消融術,但傳統導管以熱能逐點消滅異常細胞,手術需五至六小時,併發症風險約百分之六,包括「燒穿心」致心包積血、肺靜脈收窄甚至死亡等,故仍未被廣泛應用。

去年本港有公立醫院引入球囊導管冷凍消融術,新技術不採用熱能,改為於導管末端形成「冰球」,以攝氏零下七十至八十度的低溫,一次過「凍死」整個範圍的異常細胞,手術時間可縮短至三小時。至今共進行十宗個案,全部在術後半年皆無復發,其中五人更毋須再服用藥物。

據外國研究顯示,近七成半患者接受新手術後一年均無復發,併發症風險亦較低,只有百分之零點五機會引起心包積血。新技術於公立醫院屬自費項目,約需四萬八千元。

五十五歲的楊雁武從事船務工作,前年突然感到頭暈、發冷及冒冷汗,轉介到瑪嘉烈醫院確診為心房纖顫,每分鐘心跳最快達一百八十次,服用薄血藥一年沒顯著改善,幾乎每個月均會病發,嚴重影響工作及生活。去年中接受球囊導管冷凍消融術後再無病發,更可放心郊遊行山。

記者陳紹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