賣房、買股、炒匯、做信託,凡事涉及投資,不拘小節,要看大勢,有水則擊水中流,沒水則袖手旁觀。
去年三月以來,大勢不佳,令人憂心的外部摩擦持續累積,內地的二手房價、股市等表現羸弱。筆者居住的北京,去年一年,二手房價至少跌10%,不少知名樓盤跌逾15%,三環內已出現低於5萬元(人民幣‧下同)的民宅報盤;而具有風向性的上海世茂濱江(7幢大樓,3,300個單位),最新已有報盤7萬多元,與高峰時的10萬多元差距甚大。考慮到房子在中國居民財產中比例之畸高,這種趨勢當然令當局憂慮。
除去外部因素,內部的金融緊縮也爭論甚大。關於持續去槓桿壓制經濟增長的分析研究,已在內地交易界形成相當共識。甚至,已允許媒體公開討論「金融去槓桿是矯枉過正」。
不管如何,如果沒有新水托住,任當前形勢發酵,財富效應加倍回縮,勢必進一步影響一九年大勢。所以,近期集中放水,已是必然之選,毫無退路。
月初,央行對小微定向降準;一月四日,降準1個百分點;二十三日,央行實施定向降息,首次開展定向中期借貸便利(TMLF,俗稱特麻辣粉)的操作,技術強行推動短端利率向長端利率傳遞,新水閘口正式啟用。
上周四,一九年首次中央國庫現金定存招標利率僅為3.3厘,比上次招標大幅度回落72個基點;另外,央行又聯合銀監會,創設新央票工具,鼓勵銀行拿永續債來換央票,允許永續債當各種質押品,允許保險公司投永續票,進一步提閘放水。
資金寬鬆後,能做甚麼?最直接的受益者就是銀行補充資本和地方債。就在幾天前,平安銀行發債80億元,而申購總額近11萬億元,千倍以上,創歷史紀錄。今年地方專項債將從去年數千億元有望提升突破2萬億元,甚至可能接近3萬億元。我們看到最新的一年期國債收益率僅2.4厘,不僅比上月降28個基點,更比去年同期降114個基點,債券牛市毫無結束之意。
目前,內地放水也趕上好時候。由於央行的不可能三角理論,內地大放水就要顧忌本幣的貶值危險,結果美國聯儲局主席也開始逐步放棄純中立立場,呼應總統特朗普要求保衞美國經濟的低利率號召,鴿派態勢顯然,導致美元走軟,為中國放水提供緩衝空間。
回顧歷史上每次放水,都是為挽救某個階段的經濟發展或特定目標。雖然每次放水都以穩增長或保增長為核心理由,但經濟反彈效果卻愈來愈弱,從長期來看甚至是無效。○八年放水期間,經濟增速從6.5%最高反彈至12%,反彈幅度近一倍;一一年放水期間,經濟增速從7.5%最高反彈至8%,反彈幅度約8%;一四年放水期間,經濟增速從6.7%最高反彈至6.9%,反彈幅度幾乎可忽略不計。
經濟增長確實不能僅僅看GDP成長速度,經濟發展質量更重要。不過,為滿足數據幻想,部分人無法接受低於6%的統計數字,必須藉由放水來支撐其經濟管理決策的合理性,這是令人憂慮。因愈大規模放水,愈可能形成堰塞湖,威脅愈來愈大。打壁球,揮拍力度愈大,回彈力度愈大;你凝視湖水,湖水也凝視你。
曾任中金公司財富管理部執行總經理,現投身互聯網金融創業。
作者:吳小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