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國家統計局官網,一八年十一月份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5,260億元(人民幣‧下同),同比名義增長8.1% 。若我記憶沒錯,這個數字應該是十五年來最低位。若消費增長不夠,我擔心經濟的持續增長能力。因此,要給點刺激,這已是上下一致的共識。
國家已在個稅領域開始做減稅嘗試:少徵一點個人所得稅,讓納稅者更多去消費。這個道理人人懂,不需要金融學知識。明年一月一日,中國個人所得稅將正式開啟新稅制時代,包括六項專項附加扣除、綜合部分所得都將落地,新減稅紅利釋放在即。
根據新修訂的個稅法,明年起計算個稅應納稅所得額,在5,000元基本減除費用和「三險一金」等專項扣除外,還可享受子女教育、繼續教育、大病醫療、住房貸款利息或住房租金,以及贍養老人等專項附加扣除。
例如一個在北京工作的納稅人,有一個正在義務教育階段的獨生子女,有年滿60歲的父母,在北京沒有購房、租房住,自己還在攻讀在職研究生,則可享受子女教育、繼續教育、住房租金、贍養老人四項共計4,600元專項附加扣除。若其月薪2萬元,不考慮「三險一金」,明年一月一日後,個稅830元,相比3,500元起徵點時的3,120元,以及5,000元起徵點後的1,590元,稅負水平可分別降低73.4%和47.7%。
降幅真的驚人!這位消費者節省的近2,500元稅款,完全可用於消費。其實不用等到明年,今年十月起,提高起徵點到5,000元已率先實施。
效果怎麼樣?首個申報期結束後,個人所得稅減稅316億元,有6,000多萬名改革前的納稅人不須繳納工資薪金所得個人所得稅。說白了,這300多億元是國家把利益直接讓渡給消費者,讓大家用於消費、養家和其他支出。
我來提個新思路,對特定人群發放購物券。減稅雖從國家層面而言,力度不小,但放在每個個體身上,影響沒那麼大。因中國稅收體制與其他國家略有不同,我們更重流轉稅,譬如增值稅、消費稅,這類稅收佔全國稅收70%以上;而類似於個人所得稅這樣的直接稅,在總體稅收中的比例不大,比重僅6%。因此大家對於個稅減稅,第一,肯定歡迎;第二,也許切身感受有限。
從這個角度出發,我才提出,可以考慮發放大面積購物券(代金券),相信這是個溫和刺激經濟的輔助措施。
第一, 購物券刺激最直接、最精準、最到位。各國經濟學專家都對發放購物券的實踐做過研究,整體效果和反饋是較正面積極。因這是一個把購物權力全部交給窮人的政策,請問還有甚麼比自己更了解自己需要甚麼?這種開支最不浪費,最具信號作用。
第二, 比減稅等方式,讓人更有消費動力和衝擊力。減稅是少繳納了稅而已,消費券是真金白銀的代金券,是「白來的」,後者顯然讓接受者更有消費動力。代金券的設計,往往有時間、範圍等要求,可以較為可控的刺激消費開支,有助於將政策落實到實處。
第三, 代金券將以一定消費帶動更大消費。消費從來是一個配套和系統的事情:有了房子,你會裝修、買家電。將代金券交給合資格人士,將代金券的消費範圍做一定規定,可起到以小博大,以部分開支帶動去全局消費的作用。
資深金融人士,曾任中金公司財富管理部執行總經理,現投身互聯網金融創業。
作者:吳小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