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季港股跌穿大型橫行區後持續反覆向下,至九月下旬才見回穩。接下來是傳統股災月十月,暫看港股似乎有機會延續反彈勢頭。之不過,綜觀第四季內多項國際大事件的陰霾籠罩仍揮之不去,有心理準備末季港股可能會呈先升後跌格局,投資策略以審慎為主,且須密切注視三大風險!
綜觀第四季,投資者要注意三大風險。首先是美國因素。一個重大變數是十一月美國國會中期選舉,結果將足以影響特朗普往後的政策取向。若然四月以來中美貿易糾紛是特朗普為着爭取選票而來,那中期選舉後,則無論特朗普是贏是輸,照計都要踏踏實實與中國商討個究竟,否則對美國經濟的打擊不難預見,而這一點,是第四季全球股市不明朗的一個重要因素。
美國因素的另一個關注點,乃美股牛市可能在末季觸頂回落。事實上,貿易戰對企業(尤其是跨國企業)盈利的影響將逐步浮現,標普五百指數迭創新高,但這個史上最長牛市都有終結時,尤其是貿易戰下美國經濟下行風險正在上升,不少大行都對美股後市表示擔憂。
基於美國因素的考慮,與美企氣氛息息相關的手機設備股,末季好大機會要在低位震盪,撈貨未到時候。至於中資科網股,其實在次季已率先展開較大型的調整浪,若美國科技股真的集體見頂回落,相信中資科網股即使跟跌,幅度應在可控範圍。只是換個角度看,科網股的低位尚未出現,即使分注作長線吸納,亦宜留有餘地,切忌一步到位。
第二個要注意的風險,乃內地面對滯脹的風險增加。八月份因物價及天氣關係,內地通脹水平超出市場預期。在經濟增長放緩、通脹和利息向上之下,市場開始關注內地可能面對滯脹問題。故見近日內地當局正設法控制物價上漲,包括藥價,並開始調研建材及水泥價格等。
人民幣貶值、物價上升、經濟增長放緩,種種因素並不利消費,對中產打擊尤大。故有理由相信,未來內地會加強控制物價漲勢,水泥股第三季幾乎打回原形,正好說明資金取向,雖然上周一度反彈,惟料升勢短暫,末季會維持反覆上落。策略上,除了石油股之外,其他商品資源等股類的比重宜放輕。看好內地刺激經濟措施陸續有來的話,寧可因應交投短炒基建或鐵路股。
為何末季石油股毋須悲觀,皆因美國對伊朗的第二階段制裁將於十一月初到期後生效,真的禁運伊朗石油,全球石油供應將會大受影響,而石油輸出國組織已表態不會因此而增產。到底屆時七成原油靠進口的中國,會否繼續進口伊朗石油,必成焦點。政治因素促使油價易升難跌,故末季三桶油仍有波幅可炒。
第三個須注意的風險,乃人民幣匯價持續貶值。美國針對中國商品加徵關稅的行為變本加厲,由於兩者的貿易額不對等,中國的反制行動之一,是讓人民幣有序貶值,以助抵銷加徵關稅的損失。故展望末季,人民幣匯率繼續有序貶值機會不細,這不利內地資產價格走向,A股會呈區間上落,但暫欠重大突破的動力。
從中長線的角度出發,隨着內地資本市場始終對外開放,A股尋底與人民幣貶值,也許可為長線資金布置倉位帶來機會,可到底今次築底需時多久,至今尚未可知。在此情況下,即使是長線投資者,亦不宜急於撈貨,只宜分注從指數基金入手。
若然從個股入手,暫見第三季資金流入有重組傳聞的中資電訊股,如中國移動(00941),以及獲納入國企改革「雙百行動」的中國通信服務(00552)。
眼前即將到臨的是常被股民視為「股災月」的十月,近年內地市場「金九銀十」的消費旺季效應減弱,市況向上反攻力度難寄厚望。之不過,今年五未見窮、六未見絕,反而七、八月市況才破位而下,十月是否真的有大跌市,也許未必。
板塊方面,末季可以留意的板塊有中資汽車股。雖然,在內地減低進口汽車產品關稅之下,中資汽車股風聲鶴唳,次季以來持續調整。就如藍籌車股吉利汽車(00175),股價已由次季初的25元水平,回落至低位見13.7元,較年初高位29.8元足足累跌逾五成。廣汽集團(02238)股價由去年末季高位15.75元,回落至本季低位見6.75元,累跌逾五成;同期長城汽車(02333)股價由12.08元回落至本月低位見3.96元,累跌67%,板塊差強人意的行情,已一定程度反映了行業前景風險增加。
不過,大行對傳統車企的悲觀看法似乎尚未改觀。上周便傳來摩根士丹利將吉汽目標價由20元狠削至10元,該股股價亦隨即插水。大行報告高拜低踩的習性,有一定資歷的投資者應該領教不少。平心而論,內地汽車行業僱用大量勞工,在穩經濟、穩就業的大前提之下,相信當局會適時對汽車業作出支援。上周汽車股氣氛一洗頹風,可能為末季板塊反攻揭開序幕。
其中,新能源汽車的雙積分制已於今年四月執行,而新能源積分將在明年開始設定,新能源車企可將積分出售予負積分的車企,而為了適應雙積分制,相信車企都會增加新能源汽車的產銷比重,以爭取額外補貼,整體新能源汽車銷量增加,有助充電設施進一步普及化。
內地車企的新能源汽車政策向本土車企傾斜,理論上是市場開放下仍相對具有本土優勢的一瓣,在年底車企陸續上繳雙積分預期值前後,可留意新能源車企如比亞迪股份(01211)表現,近周該股走勢明顯轉強,空穴來風,未必無因。
錢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