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災釀泡沫全球孭巨債

二○○八年金融海嘯危機儘管早已平息,惟不少人仍未感受到復甦成果,而救市後遺症不但禍延至今,甚至可能為下一次金融危機埋下伏線,亦間接助長近年民粹主義思潮的冒起。

金融海嘯對美國經濟影響深遠,美國國會成立的金融危機調查委員會(FCIC)於一一年發表報告,指危機導致多達2,600萬美國人失去工作,財富蒸發近11萬億美元,而三藩市聯儲銀行上月一份研究報告指,金融海嘯為每名美國人平均帶來7萬美元永久損失。

金融海嘯爆發後,各地經濟嚴重收縮和救市行動加劇政府財政壓力,美國一一年八月便因此遭評級機構標普擲除AAA信貸評級,造成市場震盪,而希臘爆煲引發的歐洲債務危機更險拖垮整個歐元區,即使國際對該國的援助計劃八月正式告一段落,但當地經濟遠未能回復至危機爆發前水平。

新興市場債務新高

除政府救市外,央行於海嘯後也即時採取極端和史無前例的貨幣政策應對危機。美銀美林上月報告指,自金融海嘯以來,全球合共減息705次,量寬(QE)規模達12.4萬億美元(約96.72萬億港元),並形容環球利率是「五千年以來最低」。惟長期低息環境催生新一輪資產泡沫、金融機構資產過度膨脹,以至新興市場債台高築的潛在危機。

國際金融學會(IIF)分析指,全球債務今年首季達破紀錄248萬億美元(約1,934萬億港元),較一六年底高出逾29萬億美元,負債佔國內生產總值(GDP)比率升至318%,新興市場負債亦創新高,達58.5萬億美元(約456.3萬億港元)。世界銀行旗下國際重建及發展銀行行政總裁Kristalina Georgieva稱,隨着息口上升,債務的可持續水平愈益受關注。

歐美加強金融監管

投資銀行Natixis首席經濟師Joe LaVorgna提到,截至去年底第四季止,美國財富淨值達98.75萬億美元,為可支配收入14.55萬億美元的6.79倍,創出新高,該比率在○○及○六年分別升至6.51倍及6.12倍見頂後便出現經濟衰退。

為防範金融海嘯歷史重演,多國監管機構均堵塞漏洞,其中美國成立金融穩定監管局(FSOC),以監察金融危機的威脅。英倫銀行最近研究則認為,相比功能相若的英國金融政策委員會(FPC),直言FSOC權力及監察範圍有限,相信難以阻止另一場危機爆發。

美國前財長蓋特納承認,聯儲局透過利率應對危機和衰退的能力不及過去。○七年七月時,聯邦基金利率高達5.25厘,但目前只介乎1.75至2厘,歐洲和日本更徘徊零利率水平。

至於聯儲局前主席伯南克批評美國全面就業之際,特朗普政府推行減稅和增加開支計劃時機不當,擔心華府債務急升。

財政緊縮惹起民憤

另方面,各地政府不惜一切打救金融業的同時,卻緊縮財政,引致普羅大眾不滿,造就民粹主義近年崛起。經合組織(OECD)七月份報告指,雖然近年就業職位增加,但工資增長卻欠奉,即使有增長,得益亦未能平均分配,實質收入最高的1%打工仔收入增長遠高於全職就業人士的中位數增長。英國一六年公投脫歐、近年歐洲多國變天、特朗普當選美國總統,以至貿易保護主義抬頭,均被指是民粹主義席捲全球的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