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特朗普於上周三忽然跟歐盟達成協議,同意零關稅框架,但對歐洲單方面示好,不等於要放過其他眼中釘。中美貿易戰勢繼續戰火連連,而美國與加拿大或墨西哥的貿易對峙,也難奢望短期內會議和。若中美貿易戰發展下去,會否重演一九三○年美國經濟大蕭條?不如就從大蕭條始末尋找線索。
美國第31任總統胡佛於一九二八年競選總統時,承諾提高農產品進口關稅,協助經濟拮据的農民。當時農民受商品及地價下跌影響,導致負債纍纍。胡佛上場之後兌現承諾,國會於一九三○年通過斯姆特霍利關稅法案(Smoot-Hawley law),法案要保護農民,也保護美國製造商。但此法案有超過1,000位經濟學家反對,亦有被質疑是否漠視美股健康狀況,而美股早在一九二九年十月已開始崩圍。
斯姆特霍利關稅法案向900種進口貨品加徵關稅,牽涉到糖、蛋、衣夾、油桶等。單看數字已夠嚇人,關稅由最初15至20%,一再提高至40%,但原來實際影響更甚。關稅定為貨品重量之百分比,而非進口價之百分比,所以在當時大幅通縮的情況下,某些貨品關稅可高於貨品價格。
當時美國開戰,其他國家也有反擊,導致兩敗俱傷。法案通過兩年後,發現不少外國生產商不再運貨至美國,美國進出口貨量大跌40%。而部分美國出口商也受害,因其貨品要在其他國家加工再進口合成,所以要捱貴進口稅了。至於農民,也並非斯姆特霍利關稅法案之受益人,因他們所售的農產品出口量大跌,價格插水。
特朗普已向全球大部分國家進口之鋁、鋼、洗衣機及太陽能板等,以及市值340億美元的中國進口貨加徵關稅;另有160億美元的中國貨品在清單上。所有加徵關稅的貨量,佔美國整體進口5%。若如他所言,將對所有中國貨品加徵關稅,那加徵關稅的貨量則調高至25%。至於一九三○年貿戰則針對三分之一進口貨。
兩次貿戰原本的受益人最終都成為受害人,是次美國家電製造巨頭惠而浦及哈利電單車公司就中槍了。另外,特朗普又即補鑊,經商品信貸公司撥120億美元補貼受貿戰影響的農民。兩次貿戰,美國都成為公敵,其他國家維持良好、甚至更好貿易關係。
應該不會。經濟學家稱,一九三○年貿易保護主義掀起貿戰而已,並非導致大蕭條。他們解釋,是緣於美國聯儲局及其他中央銀行的固執,不願意美元貶值以保出口,無視美股大跌,銀行擠提,經濟衰退,失業率飆高至25%,仍堅持推緊縮貨幣政策。但今時今日,聯儲局不能再這般大膽了。
不過,沒有大蕭條,也不能掉以輕心。即使各中央銀行減息,也不能低估貿戰的負面影響。貿易戰是持久戰,將會推高通脹,打擊經濟放緩,更嚴重的還會令美國以至全球陷入衰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