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灣區特輯:港迎大灣區三大機遇

內地去年正式提出要研究和制訂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建設世界級城市群。市場預期,大灣區的發展勢會為香港的經濟帶來新增長點,在多個主要行業包括金融、航運、貿易等帶來多方面的發展機遇和挑戰。

粵港澳大灣區是指「九市二區」,即深圳、東莞、惠州、廣州、肇慶、佛山、中山、珠海、江門九個珠三角城市,以及香港和澳門兩個特別行政區組成的城市群。去年七月簽署的《深化粵港澳合作 推進大灣區建設框架協議》,提到要充分發揮各地比較優勢,促進區域經濟社會協同發展。當中就香港而言,將會為粵港澳大灣區提供國際金融中心、航運中心、貿易中心三大服務。

國際金融中心

多方面協助「走出去」

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及全球最大的離岸人民幣業務中心,可以在國際資產管理、資金管理、風險管理、項目融資、綠色金融、金融科技等方面,協助和推動大灣區城市「走出去」。

中銀香港首席經濟學家鄂志寰表示,珠三角區域一體化將推動高端製造業全生產鏈的規模和效益,產生巨大的金融服務需求,帶動企業融資、消費金融和財富管理等成熟金融進一步發展。香港傳統金融業應把握大灣區產業轉型和升級商機,重點支持區內先進製造業發展融資平台,資產管理、證券期貨、保險等各個金融業務平台,力爭成為大灣區企業在海外的金融服務中心。

從四方面保競爭力

大灣區發展亦將推動科創產業和創新金融實現深度融合,大灣區的互聯網金融和金融科技將有巨大的發展空間,改變金融市場的生態和競爭格局。創業資本和風險投資為代表的創新金融,將是區內金融合作發展的重要力量。

此外,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加快推進區內金融市場互聯互通,打造共同市場,中國金融市場新一輪對外開放將帶動更多海外投資進入內地。

鄂志寰續指,香港要維持未來全球領先金融中心的先發優勢,可從四方面着手,包括加快大灣區金融市場對接、進一步提升香港金融業的創新能力、進一步發展離岸人民幣市場,以及堅持合規經營和防控風險。

另一方面,特區政府早前表示,為推動大灣區的金融合作,政府會強化與大灣區金融服務的互聯互通,開發更多的融資渠道和跨境金融服務去配合區內企業的發展。此外,特區政府會爭取放寬港資金融機構進入大灣區的門檻、研究如何令大灣區內資源分配更具效率。

航運中心

海運空中樞紐具潛力

大灣區擁有世界最具規模的港口區、機場群,被認為有潛力成為全球最大的航運和物流中心。香港付貨人委員會執行總幹事何立基認同,香港作為大灣區內航運中心的機遇,包括與航運有關的專業服務,如買賣、保險、法律有關的服務等等,以及可成為最佳的中轉港。

高端服務配合國策

特區政府早前亦提及到,香港在高增值專業海運服務發展蓬勃,熟悉國際貿易活動的營運和規則制訂過程,並且擁有大量這方面的人才和全球網絡關係。

在航空方面,香港國際機場是成熟的國際及區域航空樞紐,擁有完善的航線網絡。憑藉香港作為國際航運中心優勢,將帶動大灣區其他城市共建世界級港口群和空港群,以至成為亞太區的高端航運業群,並配合內地「一帶一路」策略。

貿易中心

資金自由流動成優勢

粵港澳大灣區是內地推動國際貿易及對外開放的重要門戶,也是海上絲綢之路國際物流樞紐的重要一環,對貿易及物流業發展起積極支持作用。

香港貿發局研究總監關家明指,大灣區內部分城市在進出口、資金流動、商品訊息流通等不及香港開放,而香港作為大灣區內最開放、最國際化及最市場化的都市,在推動灣區的發展有其獨特和不可替代的地位。

推動各地走向開放

香港在大灣區發展的主要功能是推動整個大灣區更開放、更國際化、更市場化,和生產要素在區內外的更自由流動,並可體現在金融、航運、商貿、專業服務等不同行業的發展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