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股日均成交千四億逼大時代

香港交易所(00388)今年首季純利按年增長49%至25.62億元,創歷來季度新高。期內,港股日均成交額達1,461億元,按年增加97%,增幅超越全球大部分交易所,並且是一五年第二季「港股大時代」後歷來第二高季度日均成交額。

今年首季港交所收入及其他收益達41.5億元,按年增長36%,同創季度新高;每股盈利2.07元,按年增長47%,不派發季度股息。收入增加主要是因為現貨及衍生產品市場成交量增加,帶動交易及結算費大幅上升,以及新上市證券數目增加,令港交所上市費增加所致。

互聯互通收入飆逾倍

滬深股通及港股通日均成交額,分別按季增27%及49%。期內滬深港通的總收入及其他收益達1.72億元,按年增1.29倍,當中1.16億元源自交易及結算活動。

由於期內波幅增加,首季期交所的衍生產品合約日均成交張數按年增加61%至67萬張;股票期權日均合約成交張數增長96%,兩者均錄得季度最高紀錄。

此外,首次公開招股市場活躍及首季新上市的輪證數目按年增逾倍。倫敦金屬交易所(LME)的金屬合約日均成交量按年增20%。

港交所表示,MSCI明晟將於今年六月將A股納入其新興市場指數,港交所預期將帶動北向成交量上升,因而刺激人民幣需求。為紓緩參與者進行北向交易的人民幣資金壓力,待取得監管批准後,香港結算將於本月起接受結算參與者除支付人民幣以外,可選擇支付美元或港元作為抵押品,以於交易日(T日)提前取得A股。

市場需消化上市新制

港交所預期,機構投資者將會利用有關新安排減少其人民幣資金成本,間接吸引其參與滬深港通。

不過,港交所周三股價未受首季業績理想刺激,全日僅微升0.31%,收報257元。港交所美國預託證券(ADR)周三早段進一步偏軟,報252.45元,較港低4.55元。

一直是港交所「超級粉絲」的立法會議員張華峰表示,雖然首季港股成交強勁,惟踏入第二季成交明顯縮減,同時新股上市數目減少,預期第二季日均成交額只能保持約1,000億元。

港交所的新上市制度於四月底生效,但目前只有兩家公司提交上市申請,他認為港交所早前預期申請上市數目會達「雙位數」或過分樂觀,直言新上市制度屬新嘗試,「要慢慢來」,其他「同股不同權」公司亦要視乎小米的反應才會有所行動。

張華峰又表示,資金流走、中美貿易戰及加息等不利因素已反映在港股走勢,估計港交所股價會在260元水平「反反覆覆」。

摩根士丹利發表報告指港交所季績屬預期之內,認為未來股價的動力依然來自港股日均成交及有否更多新股上市等消息,維持港交所「與大市同步」投資評級,目標價290元。

高盛嗌買 目標價310元

高盛發表報告指出,港交所首季每股盈利符合該行預期,首季收入則高於該行預期1%,維持港交所「買入」投資評級,目標價31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