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DR崛起 港集資地位危

內地提出以中國預託證券(CDR)形式,讓新經濟公司回A上市。雖然香港交易所(00388)比內地更早推預託證券HDR,但不成功,惟市場看好CDR將受捧,更料初期香港仍有望有新經濟企業會中港「雙邊」上市,但若CDR反應超預期,漸再沒必要「雙邊」上市;CDR長遠更有可能取代「國際板」,香港主要集資中心地位備受挑戰!

港交所早於○八年已推出HDR,曾吸引國際品牌如淡水河谷、思佰益及COACH來港以HDR上市,但最終都因成交長期偏低,陸續退市,目前本港只剩下一隻HDR迅銷(06288),但成交亦欠活躍。

市場關注CDR會否步香港後塵?不過,綜合市場人士,CDR將受內地投資者追捧,更指初期香港仍有望有一、兩家新經濟企業會中港「雙邊」上市,但若CDR的估值及股價理想,就再沒必要「雙邊」上市,尤其是已在海外上市的中概股更加會「直入」CDR!況且,這些中資新經濟公司以往因種種原因未能在內地上市,香港因地理上接近中國,故才選擇香港,但推CDR後,以後有可能會是「中國+美國」上市模式。

企業或採中美上市模式

他們指,若CDR非常成功,在內地投資者不分正股與CDR大前提下,CDR長遠有可能取代構思中的「國際板」,吸引滙控(00005)、可口可樂等國際巨企回A上市,挑戰本港主要集資中心地位。港交所原本想推「新股通」以吸引海外公司來港上市,但行政總裁李小加早前暗示有一定困難,未知今年可否成事。

有熟悉新股市場人士直指,「大媽投資者不似香港,未必理會CDR與正股的分別,只要一見企業大名、是自己熟悉企業,就會盲搶!」故看好CDR潛力!

資深投資銀行家溫天納表示,CDR與HDR並不相同,後者主要吸引國際企業,前者則主要吸納紅籌或境外上市的內企,這些中資企業回A是最佳選擇,在內地投資者認識下,CDR一定受歡迎,不會像HDR慘淡收場。他直言,CDR概念上較「國際板」還要好,雖然初期是重點吸納內企回流,但下一步也可以吸引國際公司到內地上市,故當CDR愈做愈好時,對香港競爭構成很大影響,香港有必要提升創意開放市場,應對內地的政策。

證券界:資金池大 必成功

證券界人士稱,CDR資金池大,故一定會成功,新經濟企業在港上市的唯一理由是要集資,但如公司已在美國上市集資,沒必理再來香港上市;始終美國的成交及資金池大過香港,企業或會選擇「中國+美國」的上市模式。他指,港交所的「同股不同權」改革如為「他人作嫁衣裳」,「大公司就畀咗人,得番啲小型上市,成啤殼溫床。」

不過,熟悉市場運作人士就指,CDR的發行量不會很大,企業只會拿出小部分股份作為CDR,而且「CDR總好過直接搶正股IPO生意!」,CDR實際市場運作問題不要低估,如價差等問題。再者,內地「號召」下,有關企業回A是事在必行,但發行人的想法又如何?「所謂出面圈到的錢才是自己,內地圈到的錢有一定限制!」故認為新經濟企業仍有需要來港集資。

港交所:港仍為首選平台

港交所發言人表示,注意到包括內地交易所在內的多個資本市場都在「擁抱新經濟」,以各種辦法吸引新經濟公司上市。對於有意開拓國際市場的內地企業,港交所相信,香港始終是首選的海外融資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