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是華爾街前大行貝爾斯登獲華府打救十周年,事件為其後連串拯救金融機構行動掀起序幕,《華爾街日報》訪問多位主角,包括時任紐約聯儲銀行行長蓋特納,他們都異口同聲認為事件重演機會不大。
有八十五年歷史的貝爾斯登是金融海嘯中率先倒下的美國大行,該行在○七年爆發的次按危機中蒙受巨大損失,加上高度槓桿,爆煲前數月市場已開始傳出資金不足,迫使貝爾斯登最後一位行政總裁施瓦茨先後致電摩根大通舵手戴蒙及蓋特納求救。
憂慮市場恐慌蔓延,聯儲局最終出手,透過摩通安排129億美元貸款,買入貝爾斯登手上的有毒資產,貝爾斯登之後再簽訂「城下之盟」,以賤價賣盤。不過,打救貝爾斯登只帶來短期市場穩定,未能制止更大的危機,同年九月雷曼兄弟破產後,華府動用1,820億美元拯救美國國際集團(AIG)。
華府在金融海嘯後亡羊補牢,加強監管金融機構,包括要求大型銀行提升資本水平,並提交俗稱「遺囑」的應急計劃。但金融市場風險並未消失,包括私人信貸市場、加密貨幣交易所及槓桿交易所買賣產品。此外,美國消費者依然債台高築,而金融海嘯元兇的按揭市場,很大部分已進入影子銀行體系。
去年十一月,仍未出任聯儲局主席的鮑威爾於國會回應參議員有關銀行大得不能倒的提問時稱,他相信出現另一次打救貝爾斯登行動機會不大。事實上,根據一○年通過的《多德─法蘭克》金改法案,打救貝爾斯登在今日而言是不合法,聯儲局的緊急貸款只能是廣泛性的,不可針對某一金融機構。有份參與制定打救貝爾斯登的前摩通銀行家Steve Black認為,若有大型銀行陷困,相信當局會讓它破產。
現為私募基金Warburg Pincus總裁的蓋特納指,現時金融系統更能應付市場震盪,但他對未能說服其他人保留華府支撐金融系統的權力感遺憾。聯邦存款保險公司主席Martin Gruenberg稱,現時金融機構能「有秩序倒閉的機會大大增加」,但他不保證成功。
類似貝爾斯登事件或不會再現的另一原因是,現時再沒有銀行願意買入瀕臨倒閉企業。戴蒙一四年在致股東信中稱,相信董事局不會再批准類似交易,這是十分昂貴的教訓。他指,摩通在按揭危機的法律開支中,70%來自貝爾斯登及該行之後打救的華盛頓互惠。
另外,○八年不乏類似摩通收購貝爾斯登的交易,包括富國銀行收購Wachovia、美國銀行鯨吞美林及Countrywide。現時很多大行高層都感到遭政府背叛,因他們當時被迫買下陷困金融機構,結果需承擔它們的罰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