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兩星期環球股市經歷瘋狂拋售,華爾街股市錄得兩年來最慘淡的日子,在通脹預期升溫,債息急升下,金融市場面對系統性風險也隨之加劇。投資者置身股市大時代,要時刻保持警覺,須知經濟復甦、息口低企隨時告一段落,代之而來的市場大波動更可能成為新常態。
近日股債市場驚濤駭浪,人人想找「生神仙」指點迷津,對坐過山車般的市況,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總裁拉加德認為,近年資產價格升得高,出現調整是可喜之事。不過,有謂「針唔拮到肉唔知痛」,此時此刻,這番話對於股民來說更顯刺耳。事實上,許多實戰派大戶抱持悲觀看法,投行大員亦認為經歷長年的股債大牛市,調整不可能短短幾天完成,尤其大跌市谷底必然見到市場群起恐慌拋售,但至今仍未出現,逢低買入策略暫時不合時宜。
許多分析直指,自金融海嘯爆發後,美國聯儲局為首的各大央行推行天文數字的量寬,雖成功避過金融體系崩潰,但卻衍生意想不到的副作用!十年後環球股市及資產泡沫已膨脹到瀕臨爆破,近年美國帶頭退出非常規刺激政策,加息的同時亦啟動退市,歐洲、日本及中國也緊隨其後部署收水,投資市場正面對環球游資結構性轉變的臨界點,可謂危機四伏。
銀紙濫印年代,持現金是最差的投資,購買力不斷流失,投資者惟有押注債券、股票、物業市場,甚至是看不見摸不到的虛擬貨幣,表面歌舞昇平,皆大歡喜,實質是地雷處處!在低息甚至是負利息情況下,借平錢進行過度投機,甚而大玩高槓桿炒作,投資投機熱潮最終將帶動通脹預期升溫,長期利率倘回升過急,隨時成為戳破泡沫的利器!
近日美國十年期債息,輾轉升至近3厘的四年高位,最直接是帶動融資成本驟升,投資者紛紛去槓桿,從高昂股市中減磅,息口回升誘發的連鎖反應已全面展開。不可忽視的是,經過十年的大水猛灌日子,美歐日央行資產負債表已較海嘯前飆升逾四倍,就算美國脫離零息,央行基準利率亦僅1.5厘,歐洲依然企在零息,與海嘯前5.25及4厘差距甚大,假如再遇經濟困局,以傳統減息振興經濟的空間極其有限。
在當前的動盪市況,後市走向言人人殊,相信無人可自誇說得準,誰是最後贏家有待時間證明。可肯定的是通脹復燃,超低息環境成為歷史,環球游資大洗牌才剛展開,投資者迎接股海大風浪,要管控風險,記住小心駛得萬年船!